打开APP

篇Nature论文揭示FAM72A基因在B细胞抗体多样化和成熟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被忽视的基因在抗体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1月2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2021-11-25

科学家揭示类易恶变的结直肠息肉微生物群特征

 近日,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揭示了结直肠息肉粘膜中的微生物组、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特征。该研究在《Cell Host & Microbe》上发表,题为:Genomic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mucosal symbiont involved in early-stage colorect

2021-11-22

步!久坐会增加抑郁风险,运功可改善

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和娱乐时间少等因素导致焦虑、消极的情绪如野草般蔓生,抑郁症这一心理疾病在普通人群中越来越常见。抑郁症(depression),又称为抑郁障碍,以显着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情绪消沉、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部分患者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经常出现疫情导致的居家隔离或

2021-11-15

PLoS Genet:携带至少个PIK3CA基因的突变拷贝或许才会使乳腺癌更具侵袭性

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开了酶类PI3K的活性与编码该酶的PIK3CA基因突变之间的神秘关联。

2021-11-19

篇Science探究天然抗生素装配线的工作之谜

如今,来自美国能源部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斯坦福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和康乃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两项新的研究中揭示了更多关于两条这样的装配线如何保持精确控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11月5日的Science期刊上。

2021-11-10

Molecular Ecology:揭示我国主要家害鼠-黄胸鼠分布区向北方区扩展的路线和机制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合作,在Molecular Ecology上发表题为Genomic analysis unveils mechanisms of northward invasion and signatures of plateau adaptation in the Asian hous

2021-10-26

种基因突变,对NSCLC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

  肺癌仍然是全球发病数第二、致死数第一的恶性肿瘤“大魔王”,不过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肺癌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已进入分子分型指导的时代,发现灵敏的诊断及预后标志物,也是NSCLC诊疗进步的重要途径。近日,来自德国科隆大学医院的Reinhard Buettne团队在Journal of Thoracic Onco

2021-11-10

一次注射新型亲超分子肽纤维支架在4个星期内让瘫痪的小鼠恢复行走能力

2021年11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含有两种肽序列的促进神经再生的两亲超分子肽纤维支架(supramolecular peptide fibril scaffold)。单次注射这种支架可逆转脊髓损伤后的瘫痪和修复脊髓组织。他们对瘫痪小鼠的脊髓周围组织进行了一次注射。仅仅四个星期后,这些小鼠就恢复

2021-11-15

BMJ:每天袋奶,老人骨折风险降3成!

最近,《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维生素D充足的前提下,通过额外的乳制品补充,每天的钙和蛋白质总摄入量达到1142mg和69g的老年人,相比不额外补充,每天总钙和蛋白质摄入量只有700mg/天和58g/天的,跌倒风险降低11%,总骨折风险和髋部骨折风险分别降低33%和46%!这项研究纳入了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和维多利亚地区60家养老机构的7195名老

2021-10-31

名HIV感染者停止治疗后怎么样了?福奇团队发表长期跟踪随访报告

自1981年报告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毒(HIV)一直是人类最致命和最持久的流行病之一。尽管HIV流行仍在继续,但全球新发艾滋病病例及其相关死亡方面已取得了非凡的进展。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数据显示,在首例艾滋病病例后40年,全球范围内接受艾滋病毒治疗的人数自2010年以来增加了两倍多。据估计,自2001年以来,优质和可负担的治疗已避免1620万人死亡

202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