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雄性激素高的男性更自私、小气、慷慨

该研究为睾丸素与慷慨大方之间的联系提供了证据,扩展了当前对睾丸素影响社会决策的神经机制的理解。

2022-05-09

规律的晚餐时间与出血性中风死亡率的风险增加有关

内蒙古营养健康促进会副会长王思露表示,建议晚餐时间最好放在6-8点,晚上9点以后请避免进餐。

2022-05-19

柳叶刀子刊:感染新冠后,糖尿病风险增加,轻症患者也例外

近日,《柳叶刀》子刊《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表了题为:Risks and burdens of incident diabetes in long COVID: a cohort

2022-04-03

PLOS Genetics:该睡睡,不仅伤心、伤肝、伤脑子,还会熬“糊”你的双眼...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我们的眼睛也会与其他器官一样经历一系列走向“下坡路”的变化。当人到了40岁以后,视网膜中的光感受器细胞就开始老化,并且由于其线粒体密度最大,对能量的需求也相当高,因此,退化速度也比其他器官要快。再加上如今的生活方式让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不离手,这也加速了视觉功能退化的过程。不仅如此,熬夜也在加速让你的眼睛变得越来越模

2022-03-16

答案是超过1万步

   或许你也听到过每天一万步有益健康的说法,实际上,这种说法源自多年前日本的一个计步器的营销,并没有科学依据。但我们也知道,久坐伤身,适度运动有益健康,那么,每天多少步数为宜呢?近日,美国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 Amanda Paluch 等人在《柳叶刀》子刊《柳叶刀·公共健康》发表了题为::Daily steps and al

2022-03-09

喝酒脸红代表酒量大!即使少喝,患癌风险也大增

  喝酒脸红,是酒精性脸红反应。半数亚洲人在饮酒后会出现这种亚洲红脸,尤其是中国,在其他种族里却很少见到,这是基因在作怪,亚洲人乙醛脱氢酶(ALDH2)基因出现变异,导致体内不足,欧美人士却极少有变异,乙醛脱氢酶相对较多。东亚常见的两种基因变异(ALDH2和ADH1B)会降低一个人对酒精的耐受性,与饮酒后面部发红有关,缺少它会降低人体分解

2022-01-29

Circulation :熬夜睡,心脏遭罪!我国学者揭示生物钟对心脏健康的影响

昼夜节律紊乱,如熬夜不睡、夜班工作,可能会对健康产生多种不良影响。其中,也与心脏疾病的发生有关,目前尚不清楚心脏分子时钟功能障碍是否与自然发生的人类心脏病进展有关。核受体 Rev-erbα/β 是生物钟的关键组成部分,已成为心脏病的药物靶点,但心脏 Rev-erb 的功能在体内尚未得到研究。美国德克萨斯州贝勒医学院孙正,中国医学科学院宋江平,和中国温州医科大

2022-02-03

该睡睡,心脏遭罪!我国学者发现打破昼夜节律致心脏病的机制

  昼夜节律,即生物钟,已得到科学家的广泛研究。昼夜节律赋予了人类行为和生理学的时间模式,使身体内在与外在环境的预期变化保持一致,被扰乱的昼夜节律会对健康产生影响。逆天而行的作息会增加代谢紊乱的风险,从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到精神疾病和癌症。2022年1月17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和北京协和医学院、贝勒医学院等研究人员在

2022-01-19

《自然》子刊:为了获取胶原蛋白,肿瘤代谢走寻常路

   在肿瘤微环境中,成纤维细胞是肿瘤细胞的重要合作伙伴。成纤维细胞的主要职责是生成以胶原为代表的细胞外基质(ECM),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在多种癌种中,ECM蛋白的过度积累均与癌症患者的不良预后高度相关。然而,在机体的肿瘤微环境中,成纤维细胞如何维持细胞外基质蛋白的产生仍不清楚。近日,由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Craig

2021-12-28

BMJ:每天喝100ml含糖饮料,患癌率增加18%,果汁也例外!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含糖饮料的消费量不断增加,同时也有证据表明,含糖饮料高消费会导致肥胖以及相关疾病、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据估计,全球每年有18.4万人的死亡可归因于含糖饮料,含糖饮料的消费也被认为是全球归因死亡和残疾调整寿命年数增加的最大行为风险因素之一!含糖饮料已被证实与肥胖风险相关联,而肥胖又被认为是许多癌症的一个强

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