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每年,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一些重要的评奖都会陆续展开,以表彰在这个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在这些评奖中,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尤为人所看重。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瑞典科学家Svante Pääbo获奖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Svante Pääbo ,以表彰他“关于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
第八届“树兰医学奖”名单揭晓!
备受医学界、科技界、教育界瞩目的第八届“树兰医学奖”颁奖盛典在杭州良渚隆重举行。突破分子肿瘤领域的难题,致力于肿瘤分子生物学和转化医学研究的詹启敏院士;提出了非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和分期的综合疗法,使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愈率显着提高,奠基创新新药,造福万千患者的廖万清院士;以及国医大师,实现并保持我国中医体制学研究在国际的首创和领先地位,在
详解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破解了人类的痛觉和触觉
2021 年 10 月 4 日北京时间 17 时 30 分许,美国生理学家戴维·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和美国分子生物学家阿尔代姆·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因发现温度和触觉受体获得 202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戴维·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和阿尔代姆·帕塔普蒂安(Ard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颁发给温度和触觉感受器领域两名科学家
10月4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戴维·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和出生于黎巴嫩的研究员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这些知识用于开发一系列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慢性疼痛。奖金额度达1000 万瑞典克朗(约合115万美元)
2020年终盘点: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解读
每年,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一些重要的评奖都会陆续展开,以表彰在这个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在这些评奖中,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尤为人所看重。此外,科学突破奖和拉斯克奖也广为人所知。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30,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Harvey J. Alter、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Michael Houghton和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Charles M. Rice因发现了丙肝病毒而获得此奖。官方网址:https://www.nobelprize.org/随后生物谷将为您带来2020年诺贝尔生理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深度解读!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30,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Harvey J. Alter、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Michael Houghton和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Charles M. Rice因发现了丙肝病毒而获得此奖。图片来源:www.nobelprize.org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给了三位在血源性肝炎研究领域
丙肝病毒发现者荣获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北京时间今日下午,诺贝尔基金会宣布,将202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Harvey J. Alter博士、Michael Houghton博士和Charles M. Rice博士,以表彰他们对丙肝病毒的重要发现。千年病毒在战场埋下的根被现代医学确认的丙肝病毒,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流行的黄疸性肝炎。近现代以来丙肝的爆发和传播,则更像是二战战场上扩
第六届“树兰医学奖”揭晓 张伯礼、尚永丰获奖
2019年11月16日,被誉为中国医学界“诺贝尔奖”的第六届“树兰医学奖”颁奖盛典在杭州良渚文化发源地隆重举行。柏林Charité医科大学保罗?乌利齐?文树德教授荣获“树兰医学杰出贡献奖”(奖金100万人民币)。张伯礼院士与尚永丰院士荣获 “树兰医学奖”(每人奖金50万人民币)。董海龙、任善成、郭国骥、杨海涛、郑元义、张英梅、张永辉、雷晓光、袁泉、王大燕10位青年才俊摘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