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fe:研究解析小鼠感觉运动相关脑区的转录组学特征
elif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晓群及其合作者题为Transcriptomic encoding of sensorimotor transformation in the midbrain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利用逆向病毒示踪技术和Patch-seq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小鼠上丘分别参与形成恐惧和捕食环路的神经元开
参与武汉病毒实验室安全认证的法专家驳“实验室泄漏论”
“武汉实验室病毒泄漏可能性为零是基于常识。”针对一些西方媒体大肆炒作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论”,曾参与指导武汉病毒研究所P4(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建设和认证的法国专家加布里埃尔·格拉斯站了出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予以驳斥。“武汉P4实验室是在法中密切合作下建造的,我对其安全性毫不怀疑。武汉实验室病毒泄漏说不可信。”格拉斯曾受聘为法国驻华
iScience:科学家通过明信片邮寄冷冻干燥的小鼠精子
科学家们再也不用担心他们的老鼠精子瓶在运输过程中破裂了。日本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方法,将干燥的精子冷冻在称重纸的塑料薄膜上,这样样本就可以经受住通过明信片邮寄的考验。这种方法可以方便、廉价地运输小鼠精子,而且不存在玻璃盒破裂的风险。8月5日文章发表于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旗下期刊iScience上。“当我开发了一种保存老鼠精子的方法,即在一张纸上冷
Lantern公布胰腺癌DNA损伤疗法最新数据:治疗使小鼠肿瘤缩小90%以上,1/4小鼠肿瘤完全消退
Lantern Pharma公布了与Fox Chase癌症中心胰腺癌研究所合作研发的胰腺癌治疗药物LP-184的最新临床前数据。实验结果显示,在胰腺肿瘤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LP-184在8周内显着且快速地使胰腺肿瘤缩小了90%以上,而未治疗的小鼠在8周内肿瘤体积增长了11倍以上。其中,在治疗8 周后,接受LP-184治疗的4只小鼠中有
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发现棕色脂肪组织是肠道菌群清除小鼠血糖改善的关键
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是适应性产热器官,对体温调节维持起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18Flurodeoxyglucose-PET-CT的应用,有研究发现成人体内存在BAT,并指出高代谢活性的BAT对肥胖症和葡萄糖代谢均有改善作用。解偶联蛋白1(UCP1)是一种在BAT中特异表达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能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提供人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和IL-7的融合蛋白,通过在荷瘤小鼠模型中诱导针对
rSmeg-hMIF-hIL-7降低了MIF的致瘤作用,增强了其对肿瘤的治疗效果。
Science:揭示控制出生前后小鼠小脑细胞类型发育的遗传程序
2021年8月2日讯/生物谷BIOON/---长期以来,哺乳动物的小脑几乎只与运动控制有关,然而近期的研究已表明,它也有助于许多更高级的大脑功能。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德国海德堡大学分子生物学中心(ZMBH)的Henrik Kaessmann教授和海德堡霍普儿童癌症中心(KiTZ)的Stefan Pfister教授及其团队如今破解了控制出生前后小脑细胞类型发育的
Nat commun:肥胖小鼠的米色脂肪细胞具有神经保护和抗炎作用
肥胖症的患病率正在迅速增加,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肥胖症的流行有可能加剧与年龄相关的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症发病率。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结构、二聚化及功能调控机制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属于C类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神经递质受体之一。目前在人体内共发现了8种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1-8),其功能涉及学习、记忆、情绪以及疼痛感知等,是阿尔兹海默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治疗靶点。然而,因其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尚无突破,迄今尚无这类受体的靶向药物成功上市。近期,新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