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最新揭示了GLT8D1是未来潜在的胶质瘤治疗靶点

恶性脑瘤大多难以治愈,而胶质瘤是最具侵袭性的类型。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是一种通过DNA甲基化发挥抗肿瘤作用的烷基化药物,是治疗胶质瘤的标准药物。根据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的情况,胶质瘤主要分为野生型(Wt)和突变型IDH组,与野生型(Wt)IDH瘤相比,IDH突变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预后更好。

2022-03-23

Nature:重新设计Cas9蛋白,解决脱靶问题,让基因编辑更安全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向导RNA(gRNA)将Cas9酶靶向目标DNA序列,Cas9酶切割目标DNA双链,造成DNA双链断裂,DNA在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修复时出错,从而实现基因敲除。然而,CRISPR-Cas9存在较为严重的脱靶效应,可能会在错位的基因位点切割DNA双链,从而导致潜在风险,这也是限制CRISPR-Cas9基因编辑临床

2022-03-05

我国科学家领衔在世界上首次将人类多能性干细胞转化为8细胞阶段全能性胚胎样细胞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世界上首次宣布发现了一种无转基因、快速和可控的方法,将人类多能性干细胞转化为真正的8细胞阶段全能性胚胎样细胞(8-cell totipotent embryo-like cell),这就为器官再生和合成生物学的进步铺平了道路。

2022-03-23

eLife:中链脂肪酸8C有望治疗心脏病发作后引起的心脏损伤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和中国澳门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在能量饮料(energy drink)中发现的一种中链脂肪酸(medium-chain fatty acid)有朝一日可能有助于防止心脏病发作后引起的心脏损伤。

2022-03-14

CRISPR/Cas9基因编辑在肿瘤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在原核生物中,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系统提供了对质粒和噬菌体的适应性免疫。该系统启发了强大的基因组工程工具CRISPR/CRISPR相关核酸酶9(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的开发。

2022-03-01

iScience :首次在蜱虫中进行CRISPR-Cas9基因编辑

  蜱虫(Tick)是一种传播人兽共患病的重要媒介。作为严格的吸血性节肢动物,蜱几乎可以叮咬陆地上所有的动物,且吸血时间长、吸血量大、生活史复杂。这些特点使蜱携带了最广泛的病原体种类,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传播40余种疾病,如莱姆病、森林脑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发热伴减少综合征、立克次体病、无形体病、巴贝西虫病等,可导致死亡或

2022-02-18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复旦大学袁正宏团队揭示乙肝病毒通过调节CD8+T细胞胸腺发育诱导免疫耐受的新机制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可发展为急性或慢性乙肝,急性乙肝表现出自限性,可在数月内康复;而慢性乙肝患者几乎终身携带病毒,且会继续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等终末期肝病,严重危害生命安全。大量的研究表明HBV急性感染成年人患者体内存在大量活化的针对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的CD8+T

2022-03-10

提前8个月识别肺癌复发,中山大学科学家这招真的绝了

肺癌目前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目前对于临床分期为I至III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外科手术是其获得治愈性可能的主要手段。但是,即使进行了术后的辅助化疗,还是有相当多的患者出现了术后的复发转移[2],这可能与微小残留灶(MRD)的存在有关[3]。目前对于MRD的检测手段,主要是基于血浆ctDNA检测的液体活检方法。

2022-02-19

8家实验室入选《第一批合格第三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机构名单》

 2022年1月30日,国家卫健委医政管理局在官网上公开发布《第一批合格第三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机构名单》。

2022-02-14

Science子刊:利用CRISPR-Cas13沉默神经系统中的靶基因,有望治疗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使用了一种针对性的CRISPR技术来关闭可导致ALS和亨廷顿舞蹈病的突变蛋白的产生。

202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