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开发基于纳米颗粒的靶向蛋白降解通用策略,有望颠覆靶向蛋白降解工具研发格局
该研究表明利用配体修饰的纳米颗粒运输足以劫持细胞外的目标蛋白并将其靶向转运到自噬溶酶体,从而实现蛋白靶向降解,进而提出了基于纳米颗粒的靶向蛋白降解(TPD-NP)通用策略。
缺氧环境下细胞外囊泡中环状RNA转运之谜!Adv Sci (Weinh):FUS蛋白在缺氧神经元中显著上调,促进circRNAs在sEVs中的选择性装载
该研究阐述了FUS如何选择性地促进circRNAs在缺氧神经元中的sEV装载,揭示了sEV介导的circRNA转运机制,并深化了我们对于细胞响应缺氧的理解。
研究开发金属结合蛋白组学分析新方法
METAL-TPP为金属蛋白质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扩展了人们对金属结合蛋白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理解。通过揭示金属离子在细胞内的具体生化功能,为开发新的疾病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西湖大学2025年首篇Nature:申恩志/吴建平团队首次揭示“RNA剪刀”的切割全过程
研究揭示了 PIWI-PIWI相互作用 RNA(piRNA)复合体在靶标 RNA 切割中的分子机制,为 PIWI 蛋白的动态构象变化如何协调辅助因子来保护配子发生提供了新见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新Nature论文:张凯铭团队等首次解析RNA结构中的复杂水网络
该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 RNA 内部水网络的复杂性与动态性,为理解 RNA 折叠、催化及溶剂效应提供了原子级视角。
G蛋白偶联受体动态激活机制研究获进展
该研究揭示了受体构象变化的时序/动态过程,突破了传统“两态模型(非激活/激活)”的理论框架,发现了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活存在多步骤动态路径的重要特征。
Nature Genetics:序列特征与药物疗效的巧妙结合:无义突变治疗的未来
该研究提供了大量关于PTC翻译贯通的实验数据,并成功构建了能够预测药物效果的模型,为未来的个性化治疗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持。
Cell子刊:胥春龙团队等改造IscB-ωRNA基因编辑系统,通过单个AAV递送治疗遗传病
该研究成功地通过工程改造转座子相关的CRISPR祖先系统:IscB-ωRNA系统,提高了IscB-ωRNA的基因敲除和碱基编辑效率,并在小鼠代谢疾病模型中验证了优化的IscB-ωRNA系统用于基因编辑
Nat Commun:特殊的RNA片段或许是癌症中基因表达的关键调节子和潜在的治疗性靶点
研究解决了RNA和癌症生物学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如今我们揭示了特殊的tRNA片段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在细胞压力和癌症中如何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或许就为后期开发新型诊断和治疗性应用提供了新的机会。
npj Precis Onc:新识别的RNA分子或能帮助临床医生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疾病是否会复发?
来自奥塔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将处于疾病早期阶段的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会继续进展为转移性疾病和复发的患者以及不会继续进展的患者,这或许能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