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科院广州生物院开发出“5G”版体细胞重编程技术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裴端卿领衔的科研团队利用7因子代替传统的4因子(OKSM),开发出新型高效重编程的方法。该方法好比移动通讯信号由“4G”升级为“5G”,为再生医学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机制研究提供高质量细胞来源及崭新的细胞模型。相关研究6月18日在线发表于《细胞—报告》。自2006年,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报道四个转录因子Oct4/Sox2/Klf4/c-Myc可将体细胞重编

2019-06-23

G1公司首创骨髓保护剂trilaciclib联合化疗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

2019年06月20日讯 /生物谷BIOON/ --G1 Therapeutics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发现、开发和提供创新疗法,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该公司目前正在推进3个临床阶段项目:trilaciclib和lerocilib旨在使联合治疗策略更有效,以改善多个肿瘤适应症患者的预后,G1T48则是一种潜在的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开发用于治疗ER+乳腺癌。该公司还有

2019-06-21

同时改善CAR-T安全性和有效性,GM-CSF中和策略或成趋势

5月16日,Humanigen公司宣布,Blood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由Omar Ahmed博士撰写的题为“CAR-T Cell Neurotoxicity: Hope is on the Horizon(CAR-T细胞神经毒性: 希望就在眼前)”,重点阐述了当前缓解CAR-T诱导神经毒性(Neurotoxicity, NT)的未满足需求。这篇文章扩展了由哈佛医学院、耶鲁医学院和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癌症中

2019-05-27

多项研究表明一种让G蛋白偶联受体热稳定的计算方法在解析这类受体结构中大有可为

2019年4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来自俄罗斯莫斯科物理科学与技术研究所(MIPT)、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研究所(Skoltech)和美国南加州大学(USC)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来设计热稳定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这对开发新药有很大帮助。经证实这种方法可用于获得几种主要人类受体的结构。对这种新方法的概述发表在2019年4月的Current Opinion on Stru

2019-04-16

第一三共新型口服CSF1R抑制剂pexidartinib在美欧进入审查

2019年4月08日讯 /生物谷BIOON/ --日本药企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近日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受理pexidartinib的上市许可申请(MAA)。该MAA申请批准pexidartinib用于存在严重的发病率或功能限制且不适合手术改善的有症状腱鞘巨细胞瘤(TGCT)成人患者的治疗。之前,EMA已授予pexidartinib治疗TGCT的孤儿药资格。在美国,F

2019-04-08

5G网络的到来对人类健康意味着什么?

2019年3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让澳大利亚人兴奋的是,2018年澳大利亚宣布了推出快速5G移动通信技术的计划,基于这一背景,研究者Andrew Wood带领其团队通过研究,在人体组织中模拟了5G电磁波的吸收模式,这就为国际上有关安全法规的制定和设计奠定了一定基础。图片来源:blogthinkbig.com研究者Wood的研究是澳大利亚多机构电磁生物效应研究中心(ACEBR)工作

2019-03-21

天境生物宣布自主研发抗GM-CSF单抗药物TJM2在美国I期临床完成首例人体给药

2019年03月20日讯 /生物谷BIOON/ --天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称“天境生物”)近日宣布,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针对自身免疫类和炎症性疾病的抗体药物TJM2(TJ003234,临床登记号:NCT03794180)在美国I期临床试验已进行了首例健康受试者给药。TJM2是天境生物创新管线中首个在美国进入临床试验的新药候选药物,该药是一种靶向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

2019-03-20

Blood:中和GM-CSF增强CAR-T细胞功能并降低它的神经毒性等副作用

2019年3月9日讯/生物谷BIOON/---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是癌症治疗的新支柱,但是,因存在毒副作用,它的应用受到限制。这些毒副作用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神经毒性。虽然IL-6R拮抗剂托珠单抗(tocilizumab)被批准用于治疗CRS,但是目前尚没有批准的治疗与靶向CD19 的CAR-T细胞(CART19)疗法相关的神经毒性的方法。近期的数据表明单核细胞和巨噬

2019-03-09

斯丹赛CAR-T新药ICT19G1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上海斯丹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丹赛”)申报的治疗用生物制品一类新药ICT19G1(受理号:CXSL1800020)已获得临床试验批件,该产品用于治疗成人复发难治CD19阳性B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8年4月,斯丹赛对外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额1.8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火山石投资(简称“火山石”)、高特佳投资、软银中国、敦厚资本及智诚资本等国内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共同出资完成。这是

2019-02-24

Nat Commun:特殊G蛋白偶联受体有望作为开发新型癌症药物的关键靶点

2019年2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癌症突变影响细胞膜表面特定类型受体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或为开发治疗特定类型癌症的个体化药物疗法提供新的思路,比如直肠癌和肺癌等。图片来源: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文章中,研究者重点对一类名为

2019-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