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Genet:延缓DNA复制叉速度可导致细胞命运变化和增强细胞重编程效率
鉴于DNA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的分子特性对调节DNA复制至关重要,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和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着手研究体内全能性细胞和体外培养中的全能样细胞(totipotent-like cell,即类似于全能性细胞的细胞)的复制叉动态。
eLife:揭示蛋白METTL-3和METTL-14可以改变DNA的化学结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有可能阻止由白血病和其他癌症中高度活跃的两种蛋白驱动的DNA变化。这为开发未来的药物开发提供新的靶标。
血浆外泌体中的非编码RNA CircLPAR1作为结直肠癌诊断的预测指标
结直肠癌已经成为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全世界估计有超过190万例新的结直肠癌病例和93.5万人死亡。虽然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和粪便检查等方法已应用于临床,但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仍具有挑战性。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
Science:王立平团队等发现大脑序列信息编码的“降维”策略
无论语言沟通、执行动作还是情景记忆,本质上都涉及大脑对时序信息的表征(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序列信息编码被认为是人类语言句法结构的前提,对机器学习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但对其编码机制人们却知之甚少。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立平团队、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闵斌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唐世明
Nucleic Acids Research:水稻非B型DNA二级结构的鉴定及功能分析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张文利课题组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Genome-wide characterization of i-motifs and their potential roles in the stability and evolution of transposable elemen
熬夜致癌的原因被发现:熬夜破坏癌基因节律,导致DNA修复效率降低,患癌风险大增
昼夜节律,即生物钟,已得到科学家的广泛研究。昼夜节律赋予了人类行为和生理学的时间模式,使身体内在与外在环境的预期变化保持一致,被扰乱的昼夜节律会对健康产生影响。熬夜会增加代谢紊乱的风险,从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到精神疾病和癌症。近日,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期刊上发表了
Molecular Cancer: 活性氧和非编码RNA之间的串扰
以活性氧(ROS)过度积累为特征的氧化应激(OS),是癌症的一个新的标志。由活性氧(ROS)驱动的肿瘤发生和发展需要异常的氧化还原动态平衡,激活癌信号,通过协调抗氧化系统避免ROS诱导的程序性死亡。
Molecular Cancer :尹玉新团队发现抑癌基因PTEN编码的环状RNA,能够抑制肿瘤侵袭和转移
PTEN,是人类肿瘤中突变率最高的基因之一,肿瘤数据库统计显示,PTEN基因在不同组织来源肿瘤中共发现超过2700多种突变。作为最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PTEN基因转录水平以及蛋白合成方面的微小变化即可对肿瘤生成产生重要影响。PTEN基因敲除小鼠多脏器发生肿瘤,表明PTEN在抑制肿瘤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脂质和蛋白质双
别再被“垃圾DNA”骗了!三大非编码RNA狼狈为奸,携手促癌!
非编码RNA(non-codingRNA, ncRNA)是指不编码蛋白质的RNA,以往被认为是“垃圾RNA”。随着对RNA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非编码RNA的突变或表达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ncRNA 可以按照不同长度上来划分,例如长度大于200nt的ncRNA被称为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而长度低于50nt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