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在体外重建HIV复制和整合过程,为开发靶向HIV衣壳的药物奠定基础

2020年10月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和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试管中重现了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俗称艾滋病)的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最初步骤,实现了几十年来的梦想。这样做使得人们能够近距离观察HIV,并能够确定这种病毒在人类宿主体内复制所需的基本成分。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10

2020-10-09

Curr Biol:鉴别出一种能修复DNA损伤的新型蛋白—隐花色素!

2020年10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urrent Biology上题为“The DASH-type Cryptochrome from the Fungus Mucor circinelloides Is a Canonical CPD-Photolyas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塞维利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

2020-10-19

复制性克隆导致一些接受ART治疗的HIV感染者出现持久的病毒血症

2020年10月9日讯/生物谷BIOON/---作为一位深受好评的HIV/AIDS专家,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传染病主任John Mellors博士越来越多地接受了一位困惑不已的医生的联系,这位医生报告了一些感染HIV病毒的患者坚称自己坚持每天的药物治疗方案旨在控制这种病毒,但是检测结果并非如此。HIV仍然出现在这些患者的血液中,临床医生认为,当用药物控制这

2020-10-09

Nature:测量单个皮肤细胞中积累的DNA突变可预测黑色素瘤风险

2020年10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根据一项新的检测单个皮肤细胞中DNA突变的研究,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早在发现任何可疑的痣之前,就可以估计最致命的皮肤癌---黑色素瘤---的风险。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he genomic landscapes of individual me

2020-10-13

Science:DNA片段重复和倒位导致雌性鼹鼠同时产生功能性的卵巢和睾丸组织

2020年10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鼹鼠的生活环境极端恶劣。作为深入地洞的哺乳动物,它们的前爪多了一根手指,肌肉特别强壮。更重要的是,雌性鼹鼠在保留生育能力的同时,也具有双性表型。作为哺乳动物的典型特征,雌性鼹鼠有两条X染色体,但同时发育有功能性的卵巢和睾丸组织。在雌性鼹鼠中,这种两种组织类型都结合在一种称为卵睾体(ovotestis)的器官中

2020-10-13

Science:研究揭示DNA突变导致膀胱癌的发生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通过对健康和膀胱癌患者膀胱组织中的DNA突变情况进行的首次全面研究表明,“癌驱动”突变在健康的膀胱组织中很常见。这项由剑桥大学威康姆·桑格研究所(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的科学家及其合作者进行的研究为膀胱癌的第一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观点。

2020-10-03

Mol Cell:新研究揭示DNA损伤后的组蛋白降解促进DNA修复

2020年9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DNA损伤可能发生在基因组的任何地方,但大多数DNA被包裹在核小体上,这就使得修复复合体无法进入。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弗雷德里希米歇尔生物医学研究所和巴塞尔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DNA会诱导组蛋白耗竭,这增加了DNA纤维的可访问性和灵活性,并提高了同源重组修复过程中的同源搜索速度。相关研究结果

2020-09-26

Nat Commun:靶向DNA损伤修复有助于治疗癌症

目前,针对肿瘤细胞突变引起的特定分子缺陷的癌症疗法是许多抗癌药物开发的重点。然而,由于缺乏好的靶标和肿瘤的遗传变异特征,铂基化学疗法仍是许多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 p53基因在大多数癌症中都会发生突变,从而使肿瘤细胞对铂类化学疗法产生耐药性。但是,利用一种称为合成致死的现象,仍然可以通过靶向第二个基因,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

2020-10-03

电流通过DNA骨架,并非沿着DNA的碱基对流动

2020年9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DNA分子能够以遗传信息的形式遗传给后代。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科学家们发现DNA可以传导电流。这使得它成为了一种有趣的候选分子,可以发挥自然界没有赋予它的作用,比如电子设备中更小、更快、更便宜的电路,以及检测癌症和COVID-19等疾病的早期阶段。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Danny Por

2020-09-27

DNA甲基化参与调控大豆与大豆胞囊线虫互作的表观遗传研究取得进展

大豆胞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 SCN; Heteroderaglycines)病是引起大豆减产的病害之一,研究大豆-线虫互作机制对提出新的病害防控策略、培育抗胞囊线虫病的大豆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DNA甲基化(DNA methlation)是一种表观遗传标记,在植物生长发育及响应各种生物或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研究表明,胞

20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