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柳叶刀》子刊:什么,免疫治疗用药时间不同,死亡风险竟会翻倍?!

  免疫治疗,实在是太深奥太复杂,越研究越有趣呢。奇点糕时不时就在看完一些研究后,发出楚团长式感慨,“你呀,你呀,总能给我整点新花样”。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影响免疫治疗的要素太多了,都不用说不同肿瘤中癌细胞和免疫细胞本身的特质,单单是药物方面就有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二甲双胍,还有神秘莫测的肠道菌群、以及导致免疫治疗中“医学悖论”的肥胖…

2021-12-02

我国科学家发现可通过诱导细胞焦亡以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疗效

  近日,武汉大学研究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题为“Microenvironment-ResponsiveProdrug-InducedPyroptosis BoostsCancerImmunotherapy” 的论文。该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化疗—光动力联合治疗方案以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免疫检查点阻断方法已被广泛应

2021-11-22

胃癌食管癌一线免疫治疗!BMS/小野制药Opdivo(欧狄沃)在日本获批:联合化疗显著改善生存!

与化疗相比,Opdivo+化疗一线治疗显著改善了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2021-11-30

Nature:科学家揭示DDR1可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肿瘤微环境中存在一层细胞外基质(ECM),其组成的“物理屏障”,严重降低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浸润及杀伤效果。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与乳腺癌等肿瘤进展密切相关。近日,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发表了题为“Tumour DDR1 promotes collagen fibre align

2021-11-19

癌症免疫治疗新靶点DDR1有何不同?

  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放化疗、靶向治疗之后的又一把抗癌利器,但其治疗效果往往受到肿瘤微环境(TME)中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TME中不仅存在多种免疫抑制细胞和细胞因子,还有一层细胞外基质(ECM)组成的“物理屏障”,严重影响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浸润,大大降低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最近,来自乔治华盛顿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向肿瘤外的这层物理屏障发起

2021-11-08

JEM:揭示免疫细胞受体和配体的调节机制或有望帮助开发治疗多种人类炎性疾病的新型疗法

来自东京理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理解了DCIR活性背后的分子机制;此前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缺失DCIR的小鼠会自发产生关节炎和代谢性骨骼疾病。

2021-11-29

PD-1依赖的CD137协同刺激的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局部肿瘤杀伤而无全身毒性

细胞表面受体CD137的表达已经被证明可以通过与其天然配体4-1BBL的结合来增强抗癌T细胞的功能。

2021-11-16

基底细胞癌(BCC)免疫治疗!赛诺菲/再生元抗PD-1疗法Libtayo获批:首个治疗晚期BCC的免疫疗法!

Libtayo已被批准治疗3种晚期癌症:BCC、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皮肤鳞状细胞(CSCC)。

2021-10-31

黑色素瘤免疫治疗!默沙东Keytruda(可瑞达)治疗各个阶段黑色素瘤均显示强劲疗效!

Keytruda治疗晚期黑色素瘤7年生存率37.8%,辅助治疗II期黑色素瘤将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39%!

202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