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Res:靶向RNA外切酶XRN1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抗体,如抗PD-1和抗CTLA4,已经改变了许多类型癌症的治疗格局。尽管取得了这一显著成就,但ICB疗法的应答率相对较低,只有一小部分患者能从治疗中受益。
哈佛团队将癌细胞改造成抗癌杀手,能诱导强力的抗肿瘤免疫
研究团队使用了人源GBM细胞系构建了hThTC1,并在人源化小鼠上测试了其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在切除原位肿瘤后,注射hThTC能够有效抑制复发肿瘤的生长并显著延长小鼠的生存期。这代表着活肿瘤细胞疫苗具
Cancer Cell:为何免疫治疗后某些患者机体的肿瘤仍然会不断进展?
来自密歇根大学Rogel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特殊机制,其或能帮助解释为何一部分患者机体的肿瘤在面对免疫疗法时会不断增加,而并不是缩小。
Nature子刊:李贵登/张连军/陈路团队合作发现肿瘤内酸度维持T细胞干性,影响肿瘤免疫治疗
该研究发现长期的酸性微环境暴露能够重编程T细胞内的甲硫氨酸代谢和表观遗传图谱,从而维持了T细胞的干性表型。
黄波团队揭示背后的肿瘤免疫逃逸新机制
这项研究证明了,肿瘤抗原异质性肿瘤细胞的固有特征,在肿瘤发生极早期就已经存在,由表观遗传改变引起:机械力信号→SMYD3→CSDE1上调→TCPTP上调→STAT1去磷酸化失活→肿瘤干细胞成瘤。
Nature:靶向TBK1可克服肿瘤细胞对癌症免疫疗法的抵抗性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Russell W. Jenkins博士和Robert T. Manguso博士及其同事们发现剔除TBK1基因可使肿瘤对免疫攻击敏感。
Cancer Cell:四川大学石虎兵/马学磊团队发现循环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新机制
血小板来源RGS18通过AKT-GSK3β-CREB信号通路驱动CTCs中HLA-E的表达上调。有趣的是,该研究发现CTCs可以内吞血小板,并获得RGS18基因,从而帮助CTCs逃避NK细胞的免疫监视
ACS Nano:设计智能仿生递药系统改善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阻断是肿瘤治疗领域的革命性进展,但耐药导致仅有一小部分癌症患者对该疗法有响应。在某些肿瘤中,癌细胞可阻止淋巴细胞的浸润,且大部分浸润性淋巴细胞功能为耗竭状态。
JCI:浙江大学柯越海/张雪团队揭示拟素化修饰调控肿瘤免疫逃逸新机制
作为微环境的重要塑造者,巨噬细胞通过吞噬肿瘤细胞对免疫监视做出了巨大贡献。巨噬细胞响应促吞噬信号和抗吞噬信号平衡吞噬作用,而肿瘤细胞依赖于对抗吞噬信号分子的表达与继承以逃避免疫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