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CB:揭示燃烧棕色脂肪抵御2糖尿病和肥胖的分子机制

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洛克斐勒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信号通路,其可以刺激棕色脂肪细胞摄入葡萄糖,或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

2014-11-12

Galvus获批作为单一治疗2糖尿病的药物

欧洲药品局批准Novartis公司Galvus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 这次批准是由良好的临床试验结果为前提,通过单一治疗验证了vildagliptin的药效和耐受性。数据显示vidagliptin能显著提高血糖控制能力,而且有很好的耐受性。 公司称vildagliptin的作用还不太稳定,可能会引起低血糖症状。 Galvus已经获得了欧盟批准用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辅助药物。

2012-02-14

2糖尿病首选药VISION临床研究启动

日前,诺华公司针对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的VISION临床研究启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的近200名内分泌学专家共同启动了这一由中国研究人员开展的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指出,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首选治疗的优势已经得到国际广泛认可,并在国际及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中被作为一线用药推荐。

2012-02-14

AJCN:王福俤等发现TMPRSS6SNPs与中国人群铁代谢及2糖尿病有关

近日,人类营养学领域国际顶级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在线刊登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王福俤研究组和林旭研究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Association of TMPRSS6 polymorphisms with ferritin, hemoglobin, and type 2 diabetes risk in a Chines

2012-11-18

JCB:棕色脂肪可治疗2糖尿病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澳洲莫纳斯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某些人机体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类型的脂肪或许可以用来进行2型糖尿病的管理;研究者发现的这种脂肪名为棕色脂肪,绰号“有益脂肪”,其可以帮助机体在寒冷环境中进行预热,并且燃烧卡路里。

2014-11-25

治疗2糖尿病联合制剂未达期望

2014年4月时,药物坎格列嗪和二甲双胍的混合制剂被批准用于治疗那些锻炼和饮食并不能够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成年人患者;如今来自德国药物评估局(IQWIG)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档案评估来确定是否这种新型药物组合制剂相比一般的2型糖尿病疗法可以带来更多的益处。

2014-11-25

成人2糖尿病治疗药物Jentadueto获FDA批准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和礼来公司近日(NYSE: LLY)宣布Jentadueto(linagliptin/盐酸二甲双胍)片已经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FDA)的批准,该药是二肽基肽酶-4 (DPP-4)抑制剂 linagliptin和二甲双胍的新型复合片剂1。Linagliptin/盐酸二甲双胍的问世为需要改善血糖控制的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每日服用两次的单一药片治疗选择1。

2012-02-17

FDA批准默克Janumet缓释片用于治疗2糖尿病

近日,默克公司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经批准Janumet XR(西他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Janumet XR适合作为饮食和运动疗法的辅助用药,用于同时适宜采用西他列汀和缓释型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改善其血糖控制。 Janumet XR以糖尿病的3个重要缺陷为靶点:胰岛β细胞引起的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抵抗以及肝脏葡萄糖生成过量。

2012-02-13

德批准西格列汀用于2糖尿病伴肾衰竭患者

近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批准西格列汀可以被患有中度以及重度肾脏功能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剂量如下:对于中度肾功能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讲每天服用的西格列汀剂量为1*50毫克(肌酐清除率30-50ml/min)。 对于重度肾功能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剂量是1*25毫克(肌酐清除率在30ml/min)。当前市场上的关于西格列汀的药物以提供低剂量的为主。

2012-02-13

临床试验显示,第一种肝选择性葡糖激酶激活剂能使2糖尿病的HbA1c恢复正常,且不会引起低血糖

北卡罗莱纳州HIGH POINT -- (美国商业资讯) -- TransTech Pharma, Inc.今天发布了该公司糖尿病新药的重要临床试验数据。TTP399是一种新型肝选择性葡糖激酶激活剂(GKA),临床证据显示,它能使服用稳定剂量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受试者的HbA1c恢复正常,而不会引起低血糖。

201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