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西北牡丹色斑形成机制研究获进展

植物花瓣上呈现的色斑或条纹图案被称为呈色模式。不同科属物种的呈色模式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花瓣特异的呈色模式在植物有性生殖、物种形成和进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赋予园艺作物极高的观赏价值。西北牡丹品种群的

2023-08-01

科学家揭示了新靶点DDRGK1减轻内质网应激,促进软骨细胞凋亡,最终促进正常软骨形成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EMD)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多个基因突变引起,导致软骨生长发育受损。患者的主要SEMD特征是身材矮小,关节和脊柱退变起病早。

2023-10-30

一种新发现的骨形成干细胞竟可导致颅缝早闭

颅缝早闭(craniosynostosis)是婴儿颅骨顶部过早融合的现象。在一项新的临床前研究中,来自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颅缝早闭的致病原因是一种以前未知的骨形成干细胞异常过剩

2023-09-30

酶催化八元氧杂桥环形成机制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周佳海与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唐功利课题组等合作,在《自然-催化》(

2023-07-21

Science:新研究揭示泊库岛食烷菌通过形成生物膜高效降解海洋中泄露的石油机制

石油泄漏对自然环境来说是灾难性的,因为它们会导致长期污染,伤害周围的野生动物。然而,某些降解石油的细菌却能在油类泄漏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为石油泄漏的生物修复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由细菌形成的群落---生物

2023-09-04

研究揭示植物helper免疫受体细胞膜定位和抗病小体形成的机制

植物依赖细胞内免疫受体NLR识别病原菌分泌进入胞内的效应因子(effector),并触发ETI(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免疫。NLR蛋白根据其N末端结构域可分为三类&m

2023-08-03

Nature:髓鞘缺陷会促进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淀粉样斑块沉积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种不可逆的痴呆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的首要风险因素是年龄,尽管目前仍不清楚原因。众所周知,大脑中神经细胞周围的

2023-06-08

多倍体小麦形成与进化研究获进展

本研究利用人工合成的六倍体小麦GGAuAuAmAm及GGAuAuDD进行多倍体核型稳定与rDNA位点的显隐性研究(图1),阐明了Au/Am、G和D亚基因组中rDNA位点在多倍体化过程中发生的遗传和表观

2023-06-05

新研究揭示逆转录转座子劫持宿主细胞的修复机制形成环状DNA

和病毒一样,一种有点寄生的称为逆转录转座子(retrotransposon)的DNA序列被发现借用细胞自身的机制来实现它本身的目标。

2023-07-25

研究解析化橘红“药味”形成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邓秀新院士团队与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院士团队合作研究成果以“Evolution-guided multiomic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strengthen

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