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CCR:南京中医药大学团队揭示人参来源纳米颗粒“补强”免疫治疗新机制!
此前南京中医药大学团队开展的研究中,就尝试利用GDNPs与PD-1抑制剂协同,实现“中西医结合抗肿瘤”,本次研究则进一步补全和拓宽了GDNPs的起效机制和关键环节,希望这套中西合璧的战术能发扬光大,
Breast Cancer Res Tr:小型临床试验表明乳香提取物具有抗乳腺癌增殖作用
在一项小型早期临床试验中,来自美国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霍林斯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指出一种在传统医学中使用了几个世纪的植物提取物显示出对乳腺癌的抗增殖作用。他们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乳香树(Boswelli
Nature子刊:肠道细菌代谢物通过抑制铁死亡来促进结直肠癌
这项研究对于理解不同色氨酸代谢物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结直肠癌治疗以及开发基于铁死亡的新疗法提供了新思路。
Aging Cell:新研究发现预测人类细胞衰老和死亡风险的生物标志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会出现衰老,即一种细胞停止生长但继续释放炎症分子和组织降解分子的状态。人在年轻时,免疫系统会做出反应,消除衰老细胞,即人们常说的“僵尸细胞(zombie cell)&r
Environ Sci Technol:新研究发现PFAS污染物能够促进癌细胞迁移
在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两种“永久化学物(forever chemicals)”会刺激实验室中的癌细胞迁移到新的位置,这表明这些化学物质可能
Science子刊:重庆医科大学曹炬/赖晓霏团队发现脓毒症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BMP9
BMP9治疗通过促进巨噬细胞招募、吞噬作用和细菌杀灭,改善了脓毒症小鼠模型的结局。这项研究揭示了BMP9作为脓毒症预后生物标志物和宿主导向疗法的潜在价值。
细颗粒物改变流感病毒感染特征方面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思金研究组与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方敏等合作,在细颗粒物改变流感病毒感染特征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Science》子刊:微塑料颗粒会进入大脑促进有毒蛋白形成,增加患帕金森病风险!
如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由于其廉价而轻便的特点,从塑料袋到奶茶瓶,从食品包装到衣物纤维,塑料的身影无处不在,然而,随着塑料的广泛使用和大规模生产,一种微小但潜在威胁的存在逐渐引起
PNAS:特殊的基因突变或能作为一系列人类癌症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来自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成功定位了多种人类癌症中所发现的遗传突变背后的新型分子机制,这或有望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来改善对患者的分类和疗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