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揭示肺粘液阻止纳米颗粒进入肺部
2012年10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德国萨尔布吕肯大学(Saarland University)和亥姆霍兹传染病研究中心(Helmholtz Centre for Infection Research, HZI)的研究人员阐明了肺粘膜的物理性质:他们发现肺粘膜上的刚性凝胶支架(rigid gel scaffold)将大的充满液体的孔隔离开...
欧盟欲限粮食转化生物燃料
欧洲联盟委员会日前提议由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转化制成的生物燃料最多占生物燃料替代化石燃料总目标的一半,另一半建议从其他途径获取,如藻类或垃圾。 欧盟先前决定,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7个成员国2020年前必须实现10%的燃料出自可再生能源。一些环境保护人士认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一般需要砍伐树木,同样增加温室效应。
Nano Today:新研究有望利用RNA纳米颗粒来治疗癌症和病毒感染
2012年9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研究人员有望开发出超稳定的RNA纳米颗粒,这些颗粒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功能和结合到癌症之上从而有助于治疗癌症和病毒感染,同时不伤害周围的正常组织。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Nano Today期刊上。 研究人员利用RNA作为构造元件(building block)来自底向上构建出RNA纳米结构。
黑龙江鼓励“地沟油”生产液体燃料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近日表决通过了《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其中鼓励利用“地沟油”生产液体燃料。该条例将于2013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条例第66条规定,“利用餐厨废弃物生产的生物液体燃料,符合国家标准的,石油销售企业应当将其纳入燃料销售体系。” 根据该条例解释,餐厨废弃物是指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单位和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生产加工、餐饮服务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余和废弃食用油脂等废弃物。
Angew Chem:首次开发出自组装的纳米颗粒进行抗肿瘤的热化疗
2012年10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过去几年,人们对利用体外刺激物控制的靶向纳米颗粒(targeted nanoparticle)用于肿瘤治疗的潜力越来越感兴趣。更具体地说,人们大量关注将来自体外的近红外光(near-infrared, NIR)作为一种理想的方法来激发纳米颗粒。近红外光最少被皮肤和组织吸收,因而能够以一种非侵入的方式穿入深部组织。
Nat Methods:利用磁性纳米颗粒同时控制上千个细胞
2012年10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亨利-萨缪理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利用比人头发宽度小大约1000多倍的微小磁性纳米颗粒,他们就能够操纵上千种如何发生分裂、改变外形和产生指状的扩展。研究人员说,这种新的工具能够被用于发育生物学中来理解组织如何发育,或者用于癌症研究中来发现癌细胞如何移动和入侵周围的组织。
韩将于明年启动氢燃料电池船舶研发项目
据韩国《釜山日报》9月24日报道,政府研发课题之一的“平昌2018号”氢燃料电池船舶研发项目将于明年启动,若攻关成功,韩将成为继德国后全球第二个自主成功研制出无害亲环境氢燃料电池船舶的国家。 报称,项目将由韩国亲环境燃料电池船舶研究会、韩国船级社、亲环境联队3家机构共同推进。其中,牵头单位的亲环境燃料电池船舶研究会聚集了韩国70余家研究机构、大学研究室的80余名专家博士。
Cell Transplant:磁性纳米颗粒增强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
2012年9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磁性纳米颗粒能够正向地影响移植的干细胞的靶向运送。两项刊登于当前一期Cell Transplantation期刊上的研究证实利用这种纳米颗粒如何提供更好的细胞停留能力。
J Virol:蓝柯等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颗粒研究获进展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病毒颗粒中只含有一种作为遗传物质的核酸。然而,最近十年左右的研究表明,许多DNA病毒颗粒中除含有作为遗传物质的DNA之外,还存在着许多mRNA分子。但是DNA病毒颗粒中具体RNA分子的构成仍然很不清楚。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蓝柯研究组通过深度测序和定量逆转录PCR实验(图1),发现在纯化的KSHV病毒颗粒中含有部分病毒编码miRNA和大量宿主编码的miRNA。
PNAS:纳米颗粒提高药物疗效
2012年9月20日 电 /生物谷BIOON/ --纳米粒子药物对药物准确靶向输送到细胞是有很大帮助的,但近日,佐治亚大学研究人员通过使用一种新的纳米技术可将药物精确地定位输送到特定细胞器内的细胞。 针对被称为“大力士”细胞的线粒体,研究人员增加线粒体作用的疗法用于治疗癌症、老年痴呆症和肥胖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