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小鼠表型研究协会报告了超过5000个基因的新小鼠突变株的产生,包括2850个新的无效基因,2987个新的条件就绪基因和4433个新的报告基因等位基因。
4月14日,阿斯利康宣布,旗下靶向药物泰瑞沙(甲磺酸奥希替尼片, osimertinib)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NMPA)正式批准,用于已接受肿瘤切除治疗的早期(IB/II/IIIA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EGFRm)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是泰瑞沙在中国获批的第三项适应症,也是该产品继去年12月在美国获批用于早期EGFR突变肺癌患者辅助治
Tagrisso将改变早期EGFRm肺癌临床实践,无论患者先前是否接受过辅助化疗或疾病阶段如何,均显著降低疾病复发/死亡风险。
目前,Incyte公司Pemazyre已在美国、欧盟、日本获批上市,是第一个治疗胆管癌的靶向药,信达生物已将该药引进中国开发。
2021年4月10日,由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发起,百济神州支持的《中国卵巢癌靶向去化疗临床现状与认知调研》专家峰会暨蓝皮书巡讲启动会在沪举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吴小华教授,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阳志军等数十位国内卵巢癌治疗领域的权威专家
BRCA1或BRCA2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使个体提高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在临床中,上述癌症患者往往会接受靶向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的抑制剂治疗。 根据最近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来自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Stephen C. West团队表明:抑制DNPH1(一种消除细胞毒性核苷酸5-羟甲基-脱氧尿苷(hmdU)单磷
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紊乱,最常见的病因是甲基丙二酰辅酶A突变酶(MMUT)基因的突变。 MMA患者往往会经历多系统的疾病表现,即使在肝移植后也仍然存在神经系统疾病进展的风险。因此,将MMUT输送至中枢神经系统(CNS)可能会为患者提供神经保护,甚至可能为治疗带来好处。
2期临床显示,tisotumab vedotin治疗的总缓解率(ORR)24%、缓解持续时间8.3个月,而标准疗法的ORR通常低于15%。
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 Sciences)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完全批准靶向TROP-2的ADC药物“赛妥珠单抗(Trodelvy)”的上市申请,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成年患者。在中国,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据中国抗癌协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为16万
2021年4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高水平的抗凋亡BCL-2家族成员MCL-1经常会在乳腺癌中出现,目前在细胞凋亡过程中靶向作用BCL-1功能的BH3模拟药物正在被研究人员研发用作抗癌疗法。此外,MCL-1也被被报道可能存在与其促肿瘤效应相关的非典型角色。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