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汉团队让细胞化身药物工厂,生产含非天然氨基酸的蛋白药物
这项概念验证研究首次创造了完全自主的细菌和哺乳动物细胞,具有生物合成和遗传编码非天然氨基酸——磺基酪氨酸(sTyr)的能力。该团队还用这些细胞制造出增强凝血酶抑制剂效力的细胞,从而使药物更加有效。
2022-09-23
Science子刊:解析孤独症小鼠“喜新不厌旧”社交缺陷下的神经编码机制
该研究工作发现在小鼠前额叶皮层内存在一群稀疏分布的中间神经元集群,分别负责编码社交行为中的“熟悉”和“陌生”社交对象信息
2022-09-06
Nat Commun:科学家识别出引起人类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新机制
来自西南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利用一种新开发的遗传筛查平台,识别出了促进NAFLD发生的遗传突变,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为后期科学家们开发治疗NAFLD的新型治疗性策略提供潜在的靶点。
2022-09-23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短链脂肪酸受体和肠道微生物区系作为代谢、免疫和神经疾病的治疗靶点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区系在维持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区系组成和功能的变化(生物失调)与各种疾病有关,如肥胖、2型糖尿病(T2 DM)和炎症性肠病。
2022-09-09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FL/NASH)的靶向治疗和新的信号通路
肝脏脂肪变性(脂肪肝)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影响全球约四分之一的人口,预计到2030年将成为肝移植的主要适应症,对全球健康构成重大负担。
2022-09-13
蚊子神经元中的冗余嗅觉受体编码是关键
当雌性蚊子在寻找人类进行叮咬时,它们会闻到我们散发到空气中的独特的混合体味。这些气味会刺激蚊子触角中的受体。科学家们已经尝试剔除这些受体,试图使蚊子无法探测到人类。
2022-08-23
单籽豆化石揭示古近纪的西藏是北半球区系交流枢纽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长期在青藏高原中部开展古植物研究工作,近年来在伦坡拉盆地上始新统牛堡组发现一个新的植物群——雄梅植物群。
2022-08-17
----一种非病毒mcDNA介导的双特异性CAR T细胞
近段时间来自中国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一个研究团队针对一种非病毒mcDNA介导的双特异性CAR T细胞进行了研究,旨在研究其抑制肿瘤增殖能力。
2022-08-31
非编码RNA: 阻断miR-181b和增加Sema3A是房颤治疗干预的潜在策略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持续性长期房颤以严重的心房肌细胞重构和心房纤维化为特征,无论是抗心律失常药物还是导管消融术都难以达到节律控制的目的。
202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