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老年优先接种SARS-CoV-2疫苗更可能降低死亡率

  2020年初,SARS-CoV-2引发了一场疫情蝴蝶效应,截止目前已经造成全球接近1亿人感染。尽管限制出行、隔离等措施对于短期内减缓SARS-CoV-2传播至关重要,但是仍需要长期的解决方案,因此人们将遏制这场大流行的希望寄托于安全有效的疫苗。但狡猾的新冠病毒也在更新升级,所以,这场博弈的终点就取决于人类能否用正确、有效的隔离阻断病毒

2021-01-27

新研究揭示为何老年应当优先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2021年1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与优先为其他年龄组的人群接种COVID-19疫苗相比,首先为老年人接种这种疫苗将大大挽救更多美国人的生命。COVID-19疫苗推出越慢,SARS-CoV-2冠状病毒传播越广,让他们优先接种疫苗就越重要。这是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研究人员于2021年1月21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的一篇标题为“

2021-01-25

Nature子刊:超5万研究发现人体内神奇的棕色脂肪可预防多种慢性疾病

众所周知,肥胖是导致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人体中除了储存卡路里可导致肥胖的白色脂肪外,还存在有另外一种神奇的棕色脂肪(BAT),它有助于热量消耗和系统性葡萄糖及脂质利用的增加,因此被认为是治疗肥胖和代谢疾病的潜在靶标。但棕色脂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少,仅少量存于部分成年人的脖子和肩膀周围,因此目前尚未能大规模研究清楚棕色脂肪是否有利于人类心血管代谢

2021-01-24

有些看起来一模一样,“本质“却大有不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双胞胎虽然言行举止都很相似,但是我们总能正确地把他们区分开来。这类非常相像的双胞胎被称为单卵双胞胎(即同卵双胞胎),长期以来的研究表明这类双胞胎的基因组序列几乎是相同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却表明,单卵双胞胎之间的表型差异不仅仅归因于环境,也和基因组的差异有关,甚至某些差异可能是由于血细胞或其前体

2021-01-18

世卫组织:国际专家组抵武汉 两抗体呈阳性未成行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4日表示,当天已有13名新冠病毒溯源国际专家组成员从新加坡飞抵中国武汉,未来将与中方同行共同开展新冠病毒溯源研究。另有两人因免疫球蛋白M(IgM)检测结果呈阳性,目前仍在新加坡停留。谭德塞当天在世卫组织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上表示,专家组所有成员在启程前都已在本国进行了多次新冠病毒核酸与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已

2021-01-15

中年,每天仅运动10分钟,可以在老年时有更健康的大脑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不得不面对“脑子越来越不好使”的现实。通过继续保持学习和工作的状态,可以维持头脑(思维)的敏锐性。但如果每天能再有个10分钟运动,可能会对你的大脑有加倍的保护作用。近日,发表在《Neurology》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和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领导的联合研究团队发现,锻炼身体

2021-01-14

宜昌福药业麻醉领域再添2个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

  近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宜昌人福药业又有2个麻醉品种同时通过一致性评价。这2个品种分别为: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截止目前宜昌人福已有6个麻醉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为人工合成的强效麻醉性镇痛药。镇痛作用机制与吗啡相似,为阿片受体激动剂,作用强度为吗啡的60~80倍。与吗啡和哌替啶相比,作用迅速,

2021-01-09

研究人员发表纳米机器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综述文章

  近日,IEEE 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21, 68(1): 130-147)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关于纳米机器人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的研究综述文章Progress in nanorobotics for advancing biomedicine

2021-01-08

研究建立基于内胚层干细胞的规模化肝向分化系统

   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程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徐成冉、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研究员陈洛南和上海长征医院教授殷浩合作,在Cell Reports上,发表题为Large-scale Generation of Functional and Transplantable Hepatocytes and C

2021-01-06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IFN-γ协同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滑膜炎和进行性关节破坏为特点的慢性自身免疫性关节病。目前尽管以单向免疫抑制治疗为策略的慢作用抗风湿类DMARDs、生物类DMARDs和靶向合成DMARDs等治疗方案,在部分RA患者治疗中已获不错的临床疗效,但仍有超过50%以上的患者疾病未能获得缓解。因此,亟待探寻安全有效的RA治疗新技术。间充质干细胞(MSCs)不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