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ant Communications:总结植物次生代谢小分子多样性的(泛)基因组基础

   植物是优秀的“化学家”,可以合成20-100万多种结构和功能各异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植物次生代谢小分子化合物在植物生长发育、胁迫响应、抗病抗逆、植物与环境互作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它们中的大部分只在特定的植物家族或者物种中分布,其生物合成往往涉及到多种多样的酶反应步骤和亚细胞分区。植物的基因组重复序列多、结构复杂、大小不一,

2022-03-01

Microbiology Spectrum:揭示人体古菌组代谢对于肿瘤微环境和癌症发生发展的影响

  古菌(Archaea)是一类非常特殊的微生物,大多生活在极端的生态环境中(例如高温、高盐、高压、强酸/碱性等环境)。古菌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如无核膜及内膜系统;同时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征,如DNA具有内含子并结合组蛋白(Histone)、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RNA聚合酶与真核细胞相似等。古菌具有独特的合成

2022-03-04

复旦邵志敏团队绘制迄今最大三阴性乳腺癌代谢组图谱

  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大约占全部乳腺癌的15%。与激素受体阳性或HER2阳性乳腺癌相比,TNBC不仅恶性程度高、复发转移风险大,还缺少像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治疗这些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1]。因此亟需寻找TNBC中潜在有效的治疗靶点。2019年,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

2022-02-25

Nature Communications :协和医院临床试验证实,过午不食的限时进食方式,更有利于代谢健康

  禁食(Fasting),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不食用或少食用食物,通常持续时间从12小时到3周不等,有许多研究表明,禁食可以延长多种实验生物的寿命。许多前瞻性临床试验也表明,禁食可以减少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的风险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禁食还可以增加对各种氧化应激的抵抗力,例如急性手术应激。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禁食能够增强癌症治疗

2022-03-07

Nature子刊:杜文静/江鹏合作报道苹果酸酶代谢调控突变体p53蛋白的稳定性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杜文静课题组与清华大学江鹏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Metabolism杂志发表了题为“Malic enzyme 2 maintains protein stability of mutant p53 through 2-hydroxyglutarat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工作揭示

2022-03-04

TNF抑制剂和死亡诱导剂联用或成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潜在候选药物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在此期间,增生的类风湿性滑膜覆盖软骨表面,侵袭软骨和骨骼,导致进行性关节破坏。

2022-02-16

Devel Cell:理解促进肿瘤发生的通路影响脂肪代谢的分子机制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靶向性抗癌疗法

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两种驱动癌症发展的分子通路或能联合增加癌细胞中脂肪的产生。脂肪产量的增加或会支持癌细胞的失控生长,但同时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新的知识来帮助识别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2022-02-27

m6A RNA甲基化参与调控肿瘤细胞代谢重组过程

代谢重编程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之一,这是由于细胞代谢的灵活变化,既能满足细胞生长的需要,又能维持组织环境的稳态。

2022-02-18

肿瘤发生和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免疫代谢重排

细胞新陈代谢是生物学中的一个基本过程。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每个癌细胞都经历了新陈代谢重新编程,以适应具有挑战性的缺氧、营养缺乏和其他应激的微环境。

2022-02-15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揭示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碳-耦合机制

稻田土壤有机碳密度一般显着高于旱地土壤,因此其有机碳矿化的加剧将向大气释放大量温室气体CO2,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水稻根部表面通常沉积一层无定型铁氧化物(简称为铁膜,Fe plaque)。铁膜处于稻田好氧/厌氧交替界面,并且铁膜中的铁主要以微生物能利用的活跃非晶质氧化铁的形式存在,因此,铁膜上铁的氧化还原过程可能与稻田有机碳的矿化过程相耦合。目前,尚不清楚

202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