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Nutri:全谷物食物的摄入或能降低机体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来自塔夫茨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相比摄入精制谷物而言,大量摄入全谷物食物或与腰部尺寸、血压以及血糖水平的轻微增加有关。
哈佛研究再添新“罪证”:这类食物可增加炎症性肠病风险
超加工食品,如香肠、肉丸、薯条、方便面、炸鸡块、饼干、速食汤、碳酸饮料……是很多人喜爱,但却对健康有害的食物。之前已有多项研究发现,常吃超加工食品与乳腺癌、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升高有关。近日,一项发表于《临床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研究,为超加工食品有害健康添加
Science:揭示人类核糖体小亚基加工体在核仁中的成熟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个人类基因组编辑平台,对内源性的SSU加工体进行双等位基因亲和标记,并建立了从核仁中分离它的生化程序,以便进行结构研究。
Gut:RNA结合蛋白RALY通过介导结直肠癌中的miRNA加工重编程线粒体代谢
细胞代谢失调是人类结直肠癌 (CRC) 的一个明显标志。然而,肿瘤进展过程中的代谢程序重新布线尚未完全了解。本篇研究结果揭示了 RALY 在肿瘤进展中以代谢为中心的关键作用,这可能会导致针对 RALY 的癌症疗法用于治疗 CRC。
BMJ:大量摄入超级加工食物或与机体炎性肠病发病风险增加直接相关
2021年7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炎性肠病(IBD)是一种机体胃肠道的慢性炎症疾病,其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炎性肠病的病理生理学特征被认为与肠道粘膜的免疫系统激活有关,从而会对遗传易感性人群机体胃肠道的菌群失调产生反应。饮食会改变机体的微生物组并修饰肠道免疫反应,从而在炎性肠病的发病过程中扮演着关键作用。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BMJ
GUT MICROBES: 肠道微生物参与肥胖期间食物偏好的改变
肥胖期间,下丘脑对食物摄取的调节会发生变化。负责食物摄入享乐反应的多巴胺能中皮质边缘系统也会受到影响。肠道微生物也是导致肥胖的关键因素。
Nucleic Acids Res:利用I-F型CRISPR-Cas系统高效编辑超级细菌
Yan团队将整个I-F型cas 操纵子克隆到精通整合的载体mini-CTX中,并通过接合将它递送到异源宿主。mini-CTX载体能够将整个Cascade整合到异源宿主基因组中保守的attB基因座上,使它们能够容纳一种能够稳定表达和发挥作用的天然I-F型CRISPR-Cas系统。
Hypertension:机体肠道微生物组或能部分解释摄入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食物对机体血压所产生的有益效应
来自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诸如浆果、苹果、梨和葡萄酒等富含黄酮类的食物似乎对机体血压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这种关联或许部分能通过肠道微生物组的特征来解释。
最长COVID-19病例揭示新冠病毒的“超级进化史”
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肺炎(COVID-19)疫情最初在全球蔓延之时,几乎所有人都期待着疫苗和药物尽快问世,从而终结这场疫情。然而,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具有更高传染性或更致命的突变毒株层出不穷,这场抗疫远未达到终点。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 内部报告,Delta突变株基础传染值(R0)达5-9.5,远超过
Cell:身体抗击食物中毒的能力竟存在昼夜节律变化
2021年7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身体通过产生一种天然抗菌化合物来防止食物中毒的能力在白天增强,因为白天最可能暴露在有毒细菌。这一发现最终可能导致人们开发出最大限度地提高这种免疫反应的定时疗法和疫苗接种方案。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7月28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