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癌症之王”胰腺癌生存为啥那么低?消化道细菌是“帮凶”!

 胰腺癌(PC)是最具侵略性和致命性的癌症之一。首选治疗方案是根治性手术,但术后预后极差,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10%,约80~85%的患者初次确诊时即存在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病灶而无根治性手术机会。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使患者在初次确诊时就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也仅20%左右,因此,医学界称之为“癌中之王”。80%~90%的胰腺癌起源于腺管

2021-12-02

利用拉曼光谱可准确预测胚胎成囊

 来自中信湘雅医院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使用拉曼光谱和深度学习分类模型,能够检测 D3 胚胎培养基,并预测 D3 卵裂期胚胎到囊胚期的发育潜力。总体准确率达到 73.53%,整体精度接近到 74%,敏感性为 77.78%,特异性为 72%;预测交付的总体准确性为 80.5%,敏感性为 85.7%,特异性为80%。相关研究成果以“Non-invas

2021-11-26

研究人员设计光动力催化剂可提高产生化合物反应产

  通过模仿光合作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型光催化剂,可吸收光并用来驱动各种化学反应。这种被称为生物混合光催化剂的新型催化剂含有一种捕光蛋白,可吸收光并将能量转移到含金属的催化剂上。该催化剂可用于合成药物或将废物转化为生物燃料等有用化合物的反应。通过用光代替有害条件和试剂,光催化可使制药、农用化学品和燃料合成更加高效、环保。

2021-12-02

辉瑞新型口服PROTAC蛋白降解剂ARV-471:ER降解达90%,临床获益41%!

2021年7月,辉瑞与Arvinas达成24.5亿美元协议,开发ARV-471。PROTAC蛋白降解剂利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诱导致病蛋白降解。

2021-11-22

Redox Biology:硫氧还蛋白-过氧化还原蛋白氧化还原系统调节结肠癌干细胞的干性和存活

肿瘤干细胞(CSCs)启动肿瘤形成,并且已知对化疗具有抗药性。CSCs的代谢改变对茎的形成和存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结肠CSCs中,线粒体能量代谢和氧化还原系统之间的联系仍未明确。

2021-11-29

Clinical Chemistry:利用DNA甲基化检测实现胃癌早期无创诊断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汤富酬教授/文路副研究员团队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付卫教授团队合作,利用团队之前开发的甲基化CpG短串联扩增与测序技术(MCTA-Seq),通过对患者血浆游离DNA中异常高甲基化CpG岛进行基因组规模的高灵敏度测序分析,实现胃癌早期无创诊断及胃癌、

2021-11-23

研究提出融合专家评分的先天性巨结肠早期精准辅助诊断方法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SCR),主要由肠壁肌间和黏膜下神经丛内神经节细胞缺如和异常所致。HSCR发病率较高,诊断年龄后移会增加HSCR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给患儿及家庭带来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考虑到新生儿的特殊性,多数学者认为应慎重选择肠黏膜活检+AChE染色这种有创的术前诊断方法,而常

2021-11-22

以单细胞分辨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细胞凋亡能力的肿瘤间和肿瘤内异质性

肿瘤细胞抑制凋亡的能力是恶性转化和限制治疗反应的关键。

2021-11-26

Science Advances:石墨烯生物支架用于抑制器官移植的炎症反应,提高移植细胞的生存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类疾病,主要由于胰腺无法分泌足量的胰岛素造成血液循环中血糖含量紊乱。胰岛移植可用于治疗缺乏胰岛素分泌能力的糖尿病患者。目前进行的胰岛移植有两种:自身胰岛移植和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然而在胰岛细胞移植中,高达60%的胰岛细胞在移植后会立即失去生理活性,主要原因是来自即时血液介导的炎症反应(IBMIR)。现阶段防止IBMIR的一种常

2021-11-24

心脏代谢microrna与COVID-19严重程度和死亡的关系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可导致多器官损伤。血液中的MicroRNAs (miRNAs)反映了细胞激活和组织损伤。

202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