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蝙蝠为何能携带致命病毒却安然无恙?解密蝙蝠免疫系统的进化奥秘
研究通过Bat1K项目提供的十种蝙蝠高质量基因组数据,并结合115种哺乳动物的基因组比较分析,揭示了蝙蝠独特的免疫适应机制。
Sci Rep:科学家成功建立一种蝙蝠肺类器官培养模型用于研究蝙蝠来源的感染性疾病
来自东京农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建立了一种新型的蝙蝠肺类器官培养模型,用来研究蝙蝠源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及传播机制。
Cell:蝙蝠蛋白ASC2强效抑制炎性体的能力有望开发对抗人类炎症性疾病的新策略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蝙蝠在没有明显疾病的情况下容纳病毒的不寻常能力,发现了一种可能开启对抗人类炎症性疾病的新策略的蛋白。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3年5月1
Mol Biol Evol:蝙蝠中竟发生转座子跨物种转移
作为一种关键的研究领域,转座子(transposon)是可以改变在基因组中的位置产生或逆转突变,从而改变细胞的遗传特性的DNA片段。一项新的研究确定了转座子有助于揭示哺乳动物的进化过程,并更好地理解生
Cell:首次构建出蝙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有助于更好了解蝙蝠和病毒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产生了蝙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对蝙蝠和病毒之间的密切关系有了宝贵的认识。
Cell:我国学者发现穿山甲作为蝙蝠病毒跨种的中间及适应性宿主的证据
该研究发现了穿山甲作为蝙蝠病毒跨种的中间及适应性宿主的证据。即穿山甲中流行着一种曾经只在蝙蝠中流行的HKU4相关冠状病毒。与蝙蝠HKU4病毒不同,该穿山甲病毒(MjHKU4r-CoV)有更强的人DPP
我国科学家领衔揭示两种与MERS-CoV亲缘关系最接近的蝙蝠冠状病毒使用蝙蝠ACE2受体进入宿主细胞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武汉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与人类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亲缘关系最接近的蝙蝠冠状病毒有效地与蝙蝠ACE2受体结合,从而进入宿主细胞。
STTT:香港大学周婕团队揭示蝙蝠无症状携带病毒的机制
该研究建立了并改进了世界上首个可以稳定持续的蝙蝠肠道类器官培养体系,并将人与蝙蝠的肠道类器官进行了比较,证实了蝙蝠细胞无症状携带病毒的机制可能是抗病毒基因的较高基础表达
从蝙蝠中分离出的丝状病毒LLOV有潜力感染人类细胞
欧洲蝙蝠病毒学家联盟旨在欧洲范围内对LLOV对人类的风险进行必要的进一步研究,此外还包括以蝙蝠为宿主的冠状病毒和狂犬病毒(狂犬病)等其他病毒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