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无乳链球菌非抗生素抑制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罗非鱼等健康养殖技术创新团队在无乳链球菌非抗生素类防控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Efficient inhibition ofStreptococcus agalactiaeby AIEgen-based fluorescent nanomaterials”发表于《Frontiers in Chemistry》

2021-07-26

Genome Biology:科研人员开发出在单细胞中识别染色质染色质拓扑相关结构域结构的算法

  基因组DNA和组蛋白以特定的形式高度折叠在细胞核中,这一高级结构即三维基因组学,对细胞核内的诸多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基于染色质构象捕获(3C),尤其是高通量技术(Hi-C,ChIA-PET)的发展推动了三维基因组的研究,发现了包括染色质拓扑相关结构域(TAD),染色质环等一系列层次化的结构特征。近年来,单细胞水平下的Hi-C研究成为三维

2021-08-02

美国FDA批准Bydureon BCise(艾塞那缓释剂):儿科患者首个GLP-1 RA周制剂!

Bydureon BCise用于10-17岁青少年,辅助饮食和运动,改善血糖控制。

2021-07-24

BMJ发布:49项临床实验荟萃分析,非苯二氮卓解痉药无明确疗效且会增加不良事件的风险

下腰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在全世界范围内摧残着数十万计的患者。在美国,下腰痛是医疗保健支出中占比最高的一项。肌肉松弛剂是治疗腰痛的第三大常用药物,医生常常开具肌肉松弛剂的处方以控制患者症状。然而,肌肉松弛剂的使用与腰痛的国际临床实践指南存在冲突。例如,美国指南推荐非苯二氮类抗痉挛药作为急性下腰痛的首选药物,而比利时指南不鼓励使用,英国指南则没有给出建议。那

2021-07-20

默沙东GLP-1/GCGR双重激动剂挑战司美格鲁

近日,美国临床登记网(clinicaltrials)显示,默沙东登记一项Efinopegdutide (MK-6024) vs 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头对头IIa期临床试验。Efinopegdutide是一种每周注射一次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双重激动剂,由韩美药业发现。去

2021-07-05

新一炎症靶点!Galapagos公布口服盐诱导激酶2/3(SIK2/3)抑制剂GLPG3970三项患者研究顶线结果!

SIK是Galapagos发现的一个新的靶点类别,在炎症中发挥作用。

2021-07-18

研究揭示BMADS-box基因调控心皮发育的新功能及机制

  茄科酸浆属宿存花萼在受精后随果实发育迅速膨大而包裹浆果,形成“中国灯笼”这一创新结构。此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贺超英课题组分离到一个毛酸浆“双层灯笼”突变体doll1,该突变体花瓣萼片化(具双层花萼)和雄蕊心皮化,这是典型的B功能基因突变结果,研究证实doll1是由B类MADS-box基因PFGLO1(DOLL1)缺失所致,给dol

2021-07-01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特有群荒漠猫的演化分类地位以及中国家猫的驯化遗传起源

  遗传学和考古学证据显示家猫大约于一万年前由近东或北非的非洲野猫驯化而来,随后扩散至世界各地,成为现代社会最受欢迎的宠物之一。由于先前家猫的相关研究缺乏东亚地区的覆盖,使得中国家猫的起源仍有存疑。荒漠猫(Felisbieti)分布于青藏高原,是世界猫科动物中唯一的中国特有物种,也是最鲜为人知的猫科动物之一,其分类学地位长期存在争议,形态

2021-07-07

Science:发现大脑颞极区中的一神经元让哺乳动物快速识别出熟悉的面孔

2021年7月6日讯/生物谷BIOON/---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徒劳地寻找一类脑细胞,以解释当我们看到一张非常熟悉的面孔(比如祖母的面孔)时,我们会感到本能的一闪而过的识别。但是,人们提出的“祖母神经元(grandmother neuron)”---单个位于感官知觉和记忆交叉口的细胞,能够将一张重要的面孔置于众人之上---仍然难以找到。如今,一项新的研究

2021-07-06

专访李其翔博士|器官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5月29日,为期两天的2021(第一届)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研讨会圆满落幕!本次研讨会吸引了600+专家学者参加,各论坛的精彩报告层层递进、紧密衔接,展现了类器官模型在发育模拟、疾病研究、临床免疫、肿瘤药敏、再生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此外,3D类器官模型通过与活细胞成像、微流控芯片、生物3D打印等技术结合将成为未来疾病诊断、治疗方案选择、药物筛选

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