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科学家有望利用一种特殊的肠道真菌来揭示共生和过敏症发生的奥秘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K. pintolopesii或许是一种小鼠机体的共生菌,其能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模式生物来帮助研究机体肠道的真菌共生和免疫。

2024-12-13

Phytomedicine:生姜泻心汤能激活肠道 “修复按钮”,调菌群治溃疡性结肠炎!

研究发现,生姜泻心汤可显著改善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其机制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上皮修复,并调节肠道菌群,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提供新方向。

2025-02-19

Front Immunol研究证实牛奶外泌体介导疗法可减轻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

本研究通过小鼠实验,鉴定出Ccl7等5个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发现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相关,且牛奶外泌体介导的靶向CCL7的siRNA治疗可减轻肠道损伤、抑制炎症,为相关诊疗提供新方向。

2025-02-08

植物纳米颗粒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代谢为癌症免疫治疗开辟新路径

这项研究清晰地揭示了PNP对人体肿瘤免疫治疗的影响机制,为我们理解饮食、肠道微生物群和癌症免疫治疗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2025-02-07

Nat Biomed Eng:肠道芯片能借粪便预测黑色素瘤免疫治疗效果

研究构建了含人类粪便样本及模拟蠕动的肠道芯片,发现黑色素瘤患者中,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无响应者的粪便会引发肠道上皮促炎反应,而有响应者的粪便能改善肠道屏障,该芯片可预测治疗反应并助力新疗法开发。

2025-02-19

清华大学/西湖大学合作发表Immunity封面论文,揭示肠道神经-ILC2的双向通讯抑制了抗蠕虫免疫反应

该研究揭示了在蠕虫感染过程中,2 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产生的 IL-13 会使肠道内在神经元(iEN)发生活化,上调 β-CGRP 的表达,从而抑制 ILC2 介导的抗蠕虫免疫反应。

2025-02-02

J Extracell Vesicles:肠道蠕虫分泌的细胞外囊泡或有望治疗人类炎性肠病

来自丹麦奥胡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为期四年的研究后发现,肠道蠕虫所分泌的细胞外囊泡或能帮助治疗炎性肠病(IBD),炎性肠病是影响全球数百万人健康的一种疾病。

2025-02-20

解答百年谜题,胡宏镇团队Cell论文揭示肠道神经元感知压力、炎症以帮助消化的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肠道神经系统(ENS)通过机械力敏感蛋白 Piezo1 直接感知肠道内机械力,从而调控胃肠蠕动和免疫稳态。

2025-03-29

首次发现肠道微生物释放抗癌胆汁酸,阻断雄激素信号传导,从而增强T细胞的癌症杀伤能力

当研究人员测试他们发现的56种改变的胆汁酸时,他们发现了一种拮抗雄激素受体的胆汁酸,其中雄激素受体是一种与性激素相互作用以调节人类发育许多方面的分子。

2025-04-19

膳食纤维可以调节肠道细菌对色氨酸的使用,从而促进肠道健康

这项新研究指出当我们摄入大量膳食纤维时,肠道细菌会帮助将色氨酸转化为健康物质。但如果我们没有摄入足够的纤维,色氨酸就会被肠道细菌转化为有害化合物。

202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