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自然》:长期饮酒,肠道会!UCSD团队发现,长期饮酒会破坏肠道免疫屏障,导致细菌进入肝脏,引发肝炎和脂肪肝

长期饮酒会显著减少小肠中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M4(mAChR4)的表达,导致肠杯状细胞相关抗原通道(GAP)形成减少,肠道屏障和免疫调控功能受损,细菌更多地穿过屏障进入肝脏,引发肝炎和脂肪肝。

2025-08-22

Blood:新研究揭示炎症性病导致血栓机制

抑制Rac1活性的药物已进入其他疾病的临床试验阶段,研究结果表明这些Rac1抑制剂可能成为IBD的有效治疗方法。

2025-08-30

70% 患者诊?别等“认不出家人” 再后悔!一文读懂阿尔兹海默病现状、科研竞速与千亿市场蓝图

本文将深入剖析全球与中国的AD疾病负担,盘点最前沿的研究进展,描绘产业发展图谱并解读关键政策,为您全面展现这场人类与遗忘之战的现状与未来。

2025-10-28

Nature Methods 癌症治疗大翻盘:长读长测序揭开73%诊的致命靶点

新加坡团队开发的nanoseq分析流程,结合机器学习,能实时解析百万级长读长数据。在测试中,该系统对复杂剪切事件的识别准确率高达99.3%,比传统方法快17倍。

2025-03-19

《自然》:菌又摊上事儿了!科学家发现,菌代谢物咪唑丙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驱动因素和治疗靶点

近日,一篇发表在顶刊《自然》的论文找到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新生物标志物,正是由肠菌代谢产生的一种物质,名为咪唑丙酸(ImP)。

2025-07-19

长读长测序揭开73%诊的致命靶点

研究人员对七大人类癌细胞系进行全景扫描时发现,每个基因平均产生5种以上的RNA变体(alternative isoform),这些曾被忽视的"分子分身"竟主导着癌症转移、干细胞分化等核心生命过程。

2025-03-17

《胃肠病学》:针灸护!北京中医药大学团队发现,针灸可以显著改善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严重腹痛和腹泻天数

这项临床试验显示,接受针灸治疗的IBS-D患者的改善显著优于假针灸,并且改善效果在治疗结束后的12周随访期内持续存在,安全性也很高。

2025-06-20

《自然》:菌才是抗癌“司令官”!日本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特定菌可激活肠道树突状细胞,远程奔赴肿瘤部位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

Akk菌虽说也能促进DCs向效应表型分化再去激活T细胞,但它的激活路径非常单一,只能诱导IRF8表达,相比之下YB328的手段就丰富多了。

2025-07-16

Nat Metab:新研究指出铁死亡与炎症性病相关联

在IBD模型小鼠中进行的精心实验证实,成纤维细胞(构成结缔组织的细胞)中过表达的ACSL4酶似乎驱动了结肠内壁中脂质ROS的生成和细胞死亡。

2025-06-28

J Nanobiotechnology:交变磁场“遥控”肠道益生菌,激活脑轴释放 GABA,为焦虑治疗添新招

研究构建的交变磁场响应工程益生菌可通过调控肠脑轴,经迷走神经抑制和肠道菌群调节双重机制缓解小鼠焦虑样行为,为焦虑治疗提供新方法。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