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 研究揭示分歧杆菌感染过程中多核巨细胞的形成机制
由分枝杆菌(mycobacteria)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其特征是肉芽肿的形成,其中包含一种独特的巨噬细胞类型——“多核巨细胞(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此前研究发现,多核巨细胞(MGC)的形成依赖于Toll样受体激活引发的DNA损伤以及细胞周期的调整。然而,这类特殊巨噬细胞的形成来源,或者说其前体细胞的身份目前扔不清除。在最近
科学家利用无毒性肉毒杆菌药物输送平台治疗肉毒杆菌中毒
肉毒杆菌中毒是一种以肌肉麻痹为特征的严重致命性的疾病。肉毒杆菌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强毒素,可以进入运动神经元并阻止神经传递,从而导致瘫痪。由于肉毒杆菌毒素可以高效地靶向运动神经元和神经末梢,一般的治疗药物无法进入神经元内,所以一旦出现瘫痪,只能等待这些毒素作用慢慢消失,没有更好治疗手段可以逆转这一过程。近期,美国哈佛医学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团队
Cell Host Microbe:辉瑞疫苗对南非毒株保护效果有限
根据最近一项研究,来自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BGU)的研究人员发现,辉瑞冠状病毒疫苗对南非变种的效力较弱,相比之下,其对英国变种和最初的SARS-CoV-2株的中和能力保持较高的水平。
研究人员利用温控动态调控开关在大肠杆菌实现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精确组装
合成生物学通过构建各类动态调控系统控制精确调控代谢通路,实现目标产物的生产和特定的细胞行为。然而在代谢工程领域,由于实验室构建的基因线路往往缺少鲁棒性,要想在大体积的发酵体系中实现生长对数期的中后期的动态调控依然有很大的挑战。简单的化学诱导开关由于诱导物的高成本、不可移除性已经不能满足生物生产的需求;光诱导系统在高细菌密度时难以穿透发
NEJM:两项临床试验表明广泛中和抗体可有效预防敏感性HIV毒株感染
2021年3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两项AMP概念验证研究表明,一种名为VRC01的广义中和抗体(bnAb)能有效防止30%对这种bnAb敏感的HIV毒株感染。这一发现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美国、南美观察到的。VRCO1并不能阻止对这种bNAb有抵抗性的HIV毒株感染。由于抵抗性HIV毒株占这些地区循环毒株的近70%,VRC01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
BMC Medicine:无肉不欢?一项大规模研究证实经常吃肉与多种常见病有关!肉到底吃多少合适?看看专家怎么说!
2021年3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近日,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一项大规模研究表明。经常食用肉类与一系列疾病有关。其中一些疾病的关联是首次被证实。研究结果将经常吃肉与患多种疾病的高风险相关联,包括心脏病、肺炎和糖尿病,而与缺铁性贫血的低风险相关联。这项研究近期发表在BMC Medicine杂志上,标题为Meat consumption and r
Cell:单基因突变为何会让某些人群更易患分枝杆菌病?
2021年3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上题为“Human T-bet Governs Innate and Innate-like Adaptive IFN-γ Immunity against Mycobacteria”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患者机体的罕见突变如何帮助解释关
国家药监局批准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上市
3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特别审批程序应急批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的清肺排毒颗粒、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的化湿败毒颗粒、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宣肺败毒颗粒上市。据介绍,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武汉抗疫临床一线众多院士专家筛选出有效方药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的
研究实现重组大肠杆菌MG1655高产IAA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中心黄建忠教授团队祁峰副教授等在食品和农业工程技术领域刊物《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SCI一区,Top, IF=4.192) 发表题目为“High-level production of indole-3-acetic acid in the 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