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人员发表关于肿瘤进展过程中血小板的综述文章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聂广军与李素萍团队,深入探讨和系统总结了肿瘤进展过程中血小板的动态作用及治疗意义。

2023-12-06

研究人员发现4,4′-二甲氧基查耳酮通过激活铁自噬选择性地清除衰老细胞

明日叶的活性成分——4,4'-二甲氧基查耳酮(DMC), 据说是秦始皇派徐福远渡重洋寻找的“长寿仙草”,研究发现其可增加细胞内的不稳定铁池,达到清除衰老细胞的目的。

2024-01-18

研究人员发展免疫邻近标记技术高分辨解析神经元轴突起始段蛋白质组

该研究发展了基于免疫邻近化学标记的新技术,提供了高空间特异性的神经元AIS蛋白质组数据,并描绘了在神经元发育过程中AIS蛋白质组分的动态变化。

2024-01-02

研究人员改造β-氨基酸脱氢酶催化合成芳香族β-氨基酸

手性芳香族β-氨基酸类化合物是合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药物分子的重要砌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氨基酸脱氢酶(AADHs)可以利用无机氨直接还原胺化前手性酮酸生成手性氨基酸

2023-12-15

研究人员利用光催化邻近标记技术揭示应激颗粒转录组动态变化

应激颗粒是在胁迫条件下形成的动态结构,通常认为其中包含翻译被抑制的RNA以及翻译元件,并可在刺激消失后解聚,是细胞内典型的无膜细胞器。

2023-12-04

NEJM Evid:新研究发现美国少数民族淋巴瘤患者在获得CAR-T细胞疗法方面的不平等

这项新的研究评估了少数族裔健康人群中接受大 B 细胞淋巴瘤治疗的患者比例,以及2018年至2022年期间在两个不同癌症中心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比例。

2024-05-02

研究人员在蛋白质降解领域取得新进展

PROTAC技术具有靶向不可成药靶点、高催化活性、克服耐药性等优势,已成为药物研发的新战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传统PROTAC的设计与合成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

2023-11-06

研究人员开发出基于物理信息的无监督复值网络架构

该团队提出了高效的复值注意力混合器(ECA-Mixer)架构,用于快速准确的物理信息彩色全息重建。该架构由三个核心模块组成——编码器、非线性变换器和解码器。

2023-11-10

研究人员发展出蛋白质C端化学修饰新方法

蛋白质的化学修饰可改善蛋白的理化性质,赋予蛋白新的生理学功能,如延长半衰期、标记靶标受体、调节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等,在生物技术及药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蛋白质氨基酸侧链及N端修饰技术的发展,蛋白

2023-11-13

中大研究人员提出SAVE评分系统 为睾丸肿瘤患者提供精准诊疗

研究发现SAVE睾丸保留评分系统可准确地评价良性睾丸肿瘤的保留睾丸手术可行性。本研究可帮助睾丸肿瘤患者行保留睾丸手术前评估,为睾丸良性肿瘤和睾丸小肿瘤患者的精准诊疗提供客观的评价标准。

202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