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线粒体羧酸循环脱氢酶迁移到细胞核中可保护心脏细胞免受化疗损伤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类称为三羧酸循环脱氢酶(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dehydrogenase)的酶可以帮助化疗患者预防心脏损伤

2023-07-27

Nature:利用新型高分辨率成像技术解析出哺乳动物线粒体呼吸超级复合物的维结构

利用新的显微镜技术,研究人员直接对来自动物心脏模型的线粒体进行了成像,以探究线粒体呼吸超级复合物。

2024-06-29

Nature:种机体衰老的标志:端粒、线粒体和炎症或能相互协作来预防癌症发生

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当端粒变得非常短时,其就会与细胞中的线粒体相互交流,从而就会诱发一系列复杂的信号通路并开启炎性反应,进而破坏原本可能发生癌变的细胞。

2023-02-15

Nature:利用新方法鉴定出线粒体疾病的遗传原因

线粒体是为细胞提供能量的微小细胞器。当线粒体出现问题时,这可能会导致多种令人困惑的症状,如生长不良、疲劳和虚弱、癫痫发作、发育和认知障碍以及视觉问题。

2022-05-30

Cell Discovery:人类原核胚胎中进行线粒体DNA碱基编辑取得成功

Nature发表了刘如谦(David Liu)团队的题为:A bacterial cytidine deaminase toxin enables CRISPR-free mitochondrial base editing 的研究论文,刘如谦团队发现并命名了一种细菌毒素——DddA,它可以催化双链DNA(dsDNA)中胞苷的脱氨,将胞嘧啶(C)转化为尿嘧啶

2022-02-06

线粒体羧酸循环靶向药物devimistat(CPI-613)治疗胰腺癌和白血病(AML)3期临床失败!

devimistat以线粒体三羧酸循环为靶点,影响癌细胞能量代谢,提高癌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

2021-10-30

通过肾脏去神经支配靶向线粒体炎症循环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内皮表型

内皮细胞线粒体氧化还原稳态的破坏可导致慢性炎症,这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1-10-14

最新研究:科学家借助循环肿瘤细胞移植模型揭示阴性乳腺癌的转移机制

众所周知,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具有高转移性的恶性肿瘤,并且没有可用的分子靶点。2018年11月,来自西班牙圣地亚哥大学医学院等多个研究机构的学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发表研究成果,首次使用来自于转移性TNBC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建立了异种移植模型(CTCs derived x

2018-12-19

纳奥生物第循环肿瘤活细胞捕获仪亮相2018年CSCO年会

2018年CSCO 学术年会期间,纳奥生物将于9 月21日举办“第三代循环肿瘤活细胞捕获仪临床研究进展”为主题的学术卫星会,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就液态活检在肿瘤早期诊断与靶向治疗领域以及临床试验方面进行专题学术交流。会议主席:郑树 教授,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主持嘉宾:朱广迎教授,中日医院放射肿瘤科主任会议时间:12:00-14:00会议地点: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 2楼2号

2018-09-18

纳奥生物第循环肿瘤活细胞捕获仪亮相2018年CSCO年会

2018年CSCO 学术年会期间,纳奥生物将于9 月21日举办“第三代循环肿瘤活细胞捕获仪临床研究进展”为主题的学术卫星会,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就液态活检在肿瘤早期诊断与靶向治疗领域以及临床试验方面进行专题学术交流。会议主席:郑树 教授,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主持嘉宾:朱广迎教授,中日医院放射肿瘤科主任会议时间:12:00-14:00会议地点: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 2楼2号

2018-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