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nal Chem:利用MasSpec Pen设备筛查皮肤样本中的阿片类药物

Clarke、Eberlin及其团队合作将便携式MasSpec Pen改装为一种模块化工具,可快速从皮肤表面采集分子进行阿片类药物检测,无需额外的样本制备。

2025-06-27

松江生物科技重点企业与行业重要设备商达成战略合作

记者从松江区生物科技重点企业生工生物了解到,生工生物与行业重要检测设备生产商华大智能达成战略合作,引进其超高通量测序仪,进一步实现平台与技术优势互补,助力生工生物测序服务升级。

2025-05-05

科研人员绘制图谱解析风险SNP驱动的促肿瘤机制

吕万革教授团队联合张弩教授团队系统性绘制胶质瘤功能性增强子互作图谱,解析风险SNP驱动的促肿瘤机制。本研究提供了胶质瘤增强子连接组资源,阐明了非编码变异如何重塑远程调控并推动肿瘤进展。

2025-10-06

电池供电的可穿戴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研制成功

可穿戴rTMS设备有望为抑郁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全新场景的解决方案,并为探讨自然场景下脑功能的动态变化提供新工具。

2025-04-07

Nature & Nat Med:新植入设备破解脊髓损伤血压难题,手机 APP 即可掌控

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联合开展的一项国际临床试验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不仅揭示了脊髓损伤后血压失衡的神经机制,还开发了一种创新的植入式神经刺激系统,从而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2025-09-19

本月话题之「细胞外囊泡」——从科研明星到百亿赛道的崛起与挑战

细胞外囊泡领域正处于从基础科学发现向产业化爆发过渡的黄金时期。

2025-09-26

复旦大学科研新发现:胃癌标志物身兼两职,助力精准医疗

本研究结果不仅为胃癌进展的分子基础提供了新的见解,还强调了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来源的外泌体 CCT6A 在重编程肿瘤微环境中的关键作用。

2025-08-18

Cell:从工具到“思想伙伴”——当机器开始独立思考,科研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名为“AI Co-scientist”(人工智能协同研究者)的特殊“同事”以一种近乎“独立思考”的方式,绕过了人类研究人员的思维定势,提出了一个与后续实验结果惊人吻合的复杂生物学机制。

2025-09-13

SUM-seq重塑单细胞多组学图谱,引领科研新范式

SUM-seq作为一项创新的单细胞多组学分析技术,以其前所未有的成本效益、可扩展性和超高通量,超越了现有方法在同时捕获染色质可及性和基因表达方面的表现。

2025-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