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化酶模拟物GC4419+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治疗胰腺癌:生存期延长一倍!
歧化酶模拟物GC4419能够模拟人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将超氧化物分解为过氧化氢,而癌细胞对过氧化氢更为敏感。
研究研制出非天然辅酶的合成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质高效转化研究组研究员赵宗保团队在非天然辅酶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研制出烟酰胺胞嘧啶二核苷酸(NCD)合成酶和NCD自给型微生物细胞,并成功用于构建高选择性物质代谢途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是细胞内不可或缺的辅酶,广泛参与代谢等过程,改变NAD水平导致的生物学效应难以预测。为突破
JCB: 去泛素化酶调节膜蛋白的生物合成
许多具有疏水跨膜结构域(TMD)的蛋白质能够在翻译生成之后从细胞质向细胞膜中转移,然而,目前尚不清楚疏水性膜蛋白如何逃避胞质蛋白质量控制(PQC)的识别。此前研究发现,该质控程序通常可识别错误折叠的蛋白的疏水性结构,并通过添加泛素链将其标记为蛋白酶体进入降解环节。
Nature子刊:选择性沉默肝脏中的丙氨酸分解酶可逆转高血糖和骨骼肌萎缩
2021年3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肥胖相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肝脏代谢受到破坏,从而导致高血糖和肌肉流失---也就是所谓的骨骼肌萎缩。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3月18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Metabolism期刊上,论文标题为“Liver alanine catabolism promot
EMBO J:去泛素化酶USP7的抑制剂或有望作为新型疗法发挥抗癌作用
2021年4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理解控制细胞分裂的组分对于科学家们阐明生命体的工作机制,以及这一微妙过程的改变如何导致诸如癌症等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而这也正是细胞周期关键调节子的发现和其对癌症等过程的影响。基于稳定p53的能力,去泛素化酶USP7的化学抑制剂目前正在被开发用作新型抗癌药物,无论其活性如何,USP7的抑制剂也会以一种不依赖p
研究揭示土壤有机质分解温度敏感性与微生物K-策略间的生态关联
全球变暖加速土壤有机质(SOM)分解和CO2释放,研究SOM分解的温度敏感性(Q10)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对于未来气候变化下的全球碳收支预测十分重要。然而,由于Q10、SOM质量和微生物生态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Q10对持续增温的响应趋势及其驱动机制尚存在较大争议,尤其缺乏微生物基因组学相关证据的支持。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土壤化学
Nat Commun: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或能促进LDL受体脱落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2021年4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西方社会人群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与机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呈正相关关系,LDL受体(LDLR)能介导LDL的摄取且在清除血浆中LDL-C上扮演着关键角色。当结合LDL后,LDLR能通过网格蛋白小窝(clathrin-coated p
理化所新型碳基纳米材料的生物应用研究取得进展
癌症治疗是目前医学领域的难题,而癌细胞的扩散是癌症常见的死因。由于癌细胞迁移机制复杂,至今对其了解甚少。纳米金刚石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易于被功能化修饰的特性,使其作为药物载体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光电功能界面材料实验室自2010年开始研究基于纳米金刚石的癌症治疗体系,发现在酸性细胞环境内,纳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