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在南岭发现7个植物新物种

华南植物园物种多样性保育研究组25日对外宣布,经过该研究组历时4年多的调查,在南岭发现了7个新的植物物种

2014-04-29

Infect & Immun:细菌-真菌联合作用或促使儿童患早发性儿童龋齿病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Infection and Immunit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引发龋齿的原因:一种细菌和真菌互相“合作”引发了早发性儿童龋。

2014-03-17

报告称野生药用真菌配方组合可抑制肿瘤

中国武警后勤学院日前发布“野生药用真菌与紫杉醇比对实验报告”。报告称,实验发现:以常规化疗药物“紫杉醇”为参照,紫杉醇对于宫颈癌的肿瘤细胞抑制率为79.69%,野生药用真菌配方组合的抑制率可达72.94%,野生药

2014-03-28

Phytoaxa:昆明植物所发表东亚真菌一新属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组描述发表了膨瑚菌科(Physalacriaceae)一新属。

2014-03-19

友好真菌保护口腔免受念珠菌危害

当人们讨论人类微生物时,细菌通常会得到所有的关注。然而,微观的真菌也生活在人们体内。新研究显示,一种鲜为人知的被称为毕赤酵母菌的真菌生活在健康的口腔中,并在保护人们免受有害念珠菌引起的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2014-03-18

PNAS:传粉物种丧失可能对植物繁殖产生不良影响

一项研究报告说,失去一种传粉物种可能对植物繁殖产生不良影响,其结果是,全球传粉物种的衰退为开花植物和农作物带来的麻烦可能比此前估计得更多。10多年以来,研究报告了诸如蜂和蝴蝶等传播花粉的物种的衰退,但是一些研究已经提示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可以承受大多数传粉物种的消失。Berry J. Brosi 和Heather M. Briggs研究了即便只失去一种传粉物种是否也可能为植物繁殖带来麻烦。

2013-07-23

Nat Commun:科学家重建白鳍豚物种种群历史

本周《自然—通讯》期刊发表了白鳍豚(又名白暨豚)的基因组序列 。这项研究有助于了解白鳍豚的生活习性与其被灭绝原因。 白鳍豚是世界上已知五种淡水豚(拉河豚、亚河豚、恒河豚、印河豚、白鳍豚)中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已被公认为“功能性灭绝”。它也是鲸类动物中因人类活动而被灭绝的第一种物种。

2013-10-30

B:仅染色体的数量就可以控制物种隔离

动物的物种起源常常与地理障碍有关,比如山水等地理分布隔开了物种,也造成了生殖隔离。日前,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仅染色体的数量就可以控制物种隔离,相关论文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

2012-11-18

:两种嗜热型真菌基因组被破解

使用生物燃料替代石油和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想法,看上去很美,但落实起来困难很多。其中重要挑战之一是,至今没有找到经济的生物燃料制造方法。 从植物中提取生物燃料是当前的热门领域。一些国家已经把生物燃料的产量写入国策,比如美国政府决定,在2022年前美国生物燃料的年产量要达到360亿加仑(约1.36亿立方米)。 转化纤维素,需要生物催化剂——酶来帮忙,酶的来源是真菌。

2012-11-19

:天山古地质事件及古气候波动对物种影响

古地质事件及古气候的波动会影响物种当前的遗传分布格局。例如,研究显示青藏高原的隆升及第四纪气候的波动对这一地区的大部分物种的遗传结构产生影响。根据地磁学的证据以及孢粉资料显示,天山山脉在第三纪末期经历了强的隆升,而在第四纪末期有着多次的干冷-暖湿的循环。而天山山脉的古地质事件及这一地区第四纪气候的波动对物种当前的遗传格局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

201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