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安捷伦开发出适用于不同基质的真菌毒素定量检测方法

黄曲霉毒素为老百姓的饮食安全带来新的隐患,引起广大消费者和国家质检部门的极大关注。基于安捷伦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平台,安捷伦公司先后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适用于不同基质的真菌毒素定量检测方法,包括分散固定相提取结合安捷伦Infinity UHPLC-QQQ/MS的方法、免疫亲和净化结合Infinity UHPLC-QQQ/MS的方法...

2013-05-22

Science :早期的原始人头颅提示某单一物种

早期智人颅骨 对格鲁吉亚德马尼西(Dmanisi)的一具完整的大约有18万年历史的原始人头骨的分析提示,人属动物的最早成员——例如那些分类为 “能人” (Homo habilis)、“鲁道夫人”(Homo rudolfensis)及直立人(Homo erectus)等——实际上属于同一物种。 据研究人员披露,这些早期的人类祖先可能只是在外观上看起来不同。

2013-10-18

Science:对蛙类致病的真菌

巴拿马的交叉带状树蛙(Smilisca sila) 如地下忍者那样,一种特别的真菌细胞会偷偷地进入到世界各地的两栖类的皮肤之内并杀死它们,如今一项新的研究指出了为什么这种特别的真菌会这样厉害. 在1998年,一种叫做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的壶菌的新品种被发现。研究人员认为,在近几十年中,它导致了几十种蛙的绝种。

2013-10-18

BEHAV ECOL :鸟类气味信号的分化可能促进了鸟的物种形成

10月15日,国际行为生态学会期刊Behavioral Ecology,在Editor’s choice 头条发表动物研究所动物行为与化学通讯研究组对太平鸟(Bombycilla garrulous)和小太平鸟(B. japonica) 尾脂腺气味成分分化特点及其在种间识别中作用的研究。

2013-10-18

PNAS:利用“睡美人”基因传输系统来开发抵御真菌性感染的新型疗法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睡美人基因(转座子)传输系统成功地对T细胞进行了修饰,旨在开发抵御侵袭性曲霉属真菌引发的致命性感染。

2014-07-11

PNAS:真菌感染的新免疫疗法

2014年7月8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科学家完成的一项研究成功使用“睡美人”基因转移系统修改T细胞,使得T细胞在对抗侵袭性曲霉真菌引起的致命感染中发挥一定功效。该研究结果发表在

2014-07-10

Nat Commun:科学家重建白鳍豚物种种群历史

本周《自然—通讯》期刊发表了白鳍豚(又名白暨豚)的基因组序列 。这项研究有助于了解白鳍豚的生活习性与其被灭绝原因。 白鳍豚是世界上已知五种淡水豚(拉河豚、亚河豚、恒河豚、印河豚、白鳍豚)中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已被公认为“功能性灭绝”。它也是鲸类动物中因人类活动而被灭绝的第一种物种。

2013-10-30

Nature:遗传变异和物种形成

本文作者通过果蝇重组近交系来研究“上位效应”(等位基因之间的非加和性相互作用)在影响种群适应性中所起作用这个问题。

2013-12-05

Fungal Divers: 大型真菌生物活性代谢产物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山地系统生态中心许建初研究员与泰国皇太后大学(Mae Fah Luang)真菌研究中心Kevin D Hyde博士等合作,对新型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化学特性和最近十几年里已发现的蘑菇提取物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商业化食用菌产品作为膳食补充剂、保健品和一些新专利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初步想法

2013-12-04

Oikos:曹敏等研究物种共存机制获新进展

近日,国际杂志Oikos刊登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胡跃华博士等的最新研究成果“Dominant species and dispersal limitation regulate tree species distributions in a 20-ha plot in Xishuangbanna, southwest China。”,研究人员在物种共存机制上的研究获新进展。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