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不必基因编辑,也无需天价,诺华开发分子胶降解剂,治疗镰状细胞病
本研究开发了两种小分子药物——dWIZ1和dWIZ2,可以将转录因子WIZ招募到CRBN形成三元复合物,促进WIZ的降解,进而上调胎儿血红蛋白(HbF)的表达水平,用于治疗镰状细胞病(SCD)。
乔治·丘奇创立的猪器官移植公司,再获近2亿美元融资,推进基因编辑猪肾脏人体移植
全世界的科研人员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器官移植短缺问题,其中比较具有应用前景的是异种器官移植——使用其他物种(例如猪)的器官进行人体器官移植。
BioDesign Res:科学家有望利用细菌选择性靶向作用肿瘤细胞从而治疗人类癌症
为了克服细菌载体固有的局限性,研究人员开发出了特殊的大肠杆菌菌株—C@ECN-PL作为他们抗癌药物的新运输平台。
Cancer Immunol Res:恢复耗竭免疫细胞的功能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靶向性癌症疗法
本文研究结果揭示了IL-3介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嗜碱粒细胞串扰在调节机体抗肿瘤免疫力中的关键作用,同时还表明,利用IL3或能作为一种有希望的手段来优化并增强癌症免疫疗法的疗效。
Lakeshore Biotechnology与微光基因达成合作,获得其CRISPR/Cas编辑器全球范围内许可
根据协议内容,濒湖生物获得微光基因自主知识产权的enCas12Ultra编辑蛋白在全球范围内商业化使用许可,用于iPSC细胞药物的开发及生产。
AI破冰癌症治疗!Cancer Res:牛津大学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更具个性化的癌症疗法策略,能显著延长患者复发的时间,最长可达两倍
研究结果表明,DRL框架始终优于在临床中使用的传统MTD和适应性策略,从而就能延迟队列中所测试的所有患者的复发事件,并能将一些患者的复发时间延迟一倍以上。
中国医科大学马晓欣团队:发现癌症治疗新途径
7月23日,中国医科大学马晓欣研究团队在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WTAP
Nature Genetics | 孕酮信号失调与产后出血的遗传关联:基因组大数据揭示新机制
该研究通过识别与PPH相关的遗传位点,提供了对PPH遗传机制的深入理解,并为在临床前预测PPH风险以及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了潜在的分子标志物。
Nat Nanotechnol:科学家开发出新型聚合物泡囊 有望加速新一代癌症免疫疗法的开发
研究人员重点开发了由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所组成的纳米颗粒(称之为聚合物泡囊),在实验室中,他们能根据聚合物泡囊的功效对其不同突变体的行为进行详细分类。
维迪西妥单抗乳腺癌研究发表于肿瘤学顶刊《癌症研究》(Cancer Communications)
研究包括I期和Ib期两项汇总分析(C001、C003),C001纳入了24例HER2过表达晚期乳腺癌患者,C003纳入了46例HER2过表达和66例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