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Pathog:全基因组深度测序揭示HIV病毒变异情况
在感染的最初几周内,艾滋病毒的基因突变在破坏有效的早期免疫反应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发现表明针对不太可能发生变异的局部病毒的疫苗是非常重要的。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Ragon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Broad研究院研究人员的带领下,研究人员同样采用了已经彻底颠覆了人类基因组测序的下一代(next-generation)技术以研究艾滋病毒如何在感染后的头几个星期内就发生变异
首届国际基因与细胞治疗大会及慢病毒载体研讨班
为了使广大科研工作者能够顺利掌握慢病毒载体的生产流程,主办方特开设专业技术研讨班。内容包括病毒载体构建技巧(基因过表达及基因干扰载体),慢病毒载体生产及纯化,慢病毒载体滴度测定(FACS,定量PCR),所有学员亲自进实验室现场操作。
Science:不活跃基因在人体DNA序列中普遍存在
近日,英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健康个体存在许多这样的变异,因基因功能缺失而导致囊肿性纤维症和肌肉萎缩症等疾病。论文的作者表示,这项研究有助于研究人员区分常见无害的遗传变异和罕见危险的遗传变异,从而更好地查明突变导致的疾病。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的Science杂志上。
J Contro Relea:张晓玲等阐述非病毒基因输送体系研究进展
非病毒载体各种细胞内吞途径示意图 近日,国际药物控制释放领域权威杂志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刊登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张晓玲研究员的最新综述文章“Uptake mechanisms of non-viral gene delivery”,文章中,研究者阐述了在非病毒基因输送体系的研究进展。
国际花生基因组计划首次完成并公布两个二倍体野生种全基因组序列
2014年4月2日,由多国农作物遗传学家参与的国际花生基因组计划(International Peanut Genome Initiative,IPGI)终获喜报。
Genome Biology:新技术90分钟完成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美国国家儿童医院(Nationwide Children's Hospital)的研发人员最近在Genome Biology上发布了一个自主开发的分析软件,表示这个软件使寻找全基因组致病变异从几周缩短到按几十个小时
PLoS Pathog:研究发现EB病毒如何“接管”我们细胞的基因调节机制
近日,蒙特利尔大学研究人员已经发现EB病毒 (EBV)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接管”我们的细胞基因调节机制,使病毒自身能够得到复制。EBV病毒引起各种疾病,例如霍奇金淋巴瘤和Burkitt's淋巴瘤等。在感染期间,EB病毒利用先进的战略“颠覆”人类细胞。
Science:从宏基因组数据中分离出单个物种基因组序列
从由细菌、古细菌和病毒组装的错综复杂宏基因组DNA序列中,研究人员获得一种神秘的广古菌的整个基因组序列。图片来自Vaughn Iverson/华盛顿大学。 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译者注:也常译作环境基因组学)就是取样---一勺泥土或一杯海水---然后对样品内所有DNA进行测序。
Cell Host & Microbe:追踪HIV相关病毒和灵长类动物基因组在进化上的军备竞赛
美国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科学家Michael Emerman博士和Harmit Malik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结合进化生物学和病毒学方法追踪一些HIV相关病毒进化出战胜灵长类动物中新发现的细胞防御系统的能力。2012年1月26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Cell Host & Microbe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