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生物多界互作控制地下文化遗址微生物组研究取得进展
研究表明,微生物物种多界互利和竞争等生态过程的协同是地下文化遗址(墓葬、洞窟等)微生物组来源、迁入、定殖和爆发的重要途径之一。
Pumilio蛋白通过抑制p21促进结直肠癌生长
根据2018年的一项全球流行病学分析,结直肠癌(CRC)占所有癌症的10%,排名第三,死亡率排名第二。尽管APC、TP53、KRAS等基因改变以及Wnt、Ras-MAPK、PI3K等关键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但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于所有类型癌症的前列,且一直呈上升趋势。
PNAS: 科学家发现了控制胆固醇对KIR通道的影响的分子靶点
胆固醇是质膜的主要成分,在多种细胞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已经被证明影响到越来越多的离子通道的功能。然而,虽然大多数离子通道被胆固醇下调,但只有少数离子通道被胆固醇上调。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组人都包括向内整流钾(KIR)通道,这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工具来研究是什么决定了胆固醇是上调还是下调离子通道的活性。
Cancer Res: M6A RNA甲基化调节组蛋白泛素化促进肿瘤生长和进展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第二高。大多数骨肉瘤(80%-90%)是高级别肿瘤,病因知之甚少。不幸的是,转移性或复发性骨肉瘤患者的存活率在过去30年中几乎没有变化,总体5年存活率约为20%。由于缺乏有效的化疗替代方案,这一比率没有改善。
《中国胰岛素泵院内护理质量控制专家共识》 编撰项目全国启动会顺利召开
3月19日,由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护理专委会发起的,中国首个以胰岛素泵护理管理为核心的《中国胰岛素泵院内护理质量控制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编撰项目全国启动会在线上顺利召开。
Nucleic Acids Research:研究揭示控制灵长类衰老的节律开关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中山大学项鹏研究组,与动物所曲静研究组合作,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在线发表了题为BMAL1 moonlighting as a gatekeeper for LINE1 repression and cellular senescence in primat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运用C
Cell:新型CRISPR成像技术平台Perturb-map或能揭示控制机体肿瘤免疫力的特殊基因
来自西奈山Icahn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技术,其或能以此前不可能实现的规模和分辨率将特定基因与复杂的肿瘤特征联系起来,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开发出针对抗癌药物的新方法。
血管生成素2/内皮细胞TEK酪氨酸激酶轴控制肿瘤的发生
垂体腺瘤是第三大常见的颅内肿瘤,对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相当大的影响。现在更名为脑垂体神经内分泌瘤(PitNETs),这些肿瘤虽然通常是良性的,但经常侵犯周围结构,无法用标准疗法治愈。
小分子抑制剂靶向E2泛素结合酶UbcH5c抑制胰腺癌生长和转移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诊断晚,治疗方法有限。根据肿瘤的可切除性,胰腺癌患者被分为四类:可切除的、边缘可切除的、局部晚期的和转移的。尽管近年来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完整的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获得治愈的唯一途径。大多数病例(高达80%)在晚期确诊,失去手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