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子刊 | 同济大学秦环龙/许谦/李宁揭示供体和受体的微生物亚种之间相互作用影响有效微生物群转移和临床结果

该研究表明,有效的微生物群转移涉及供体和受体微生物之间广泛的相互作用,这些微生物通常具有系统发育上的差异。

2024-02-18

Immunity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书/潘文发现肠道微生物促进结直肠癌生长的潜在机理

该研究证明了微生物DCA通过激活Ca2+输出体PMCA来抑制细胞毒性CD8+ 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并提出了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甚至可以通过靶向DCA产生细菌来预防结直肠癌。

2024-03-15

中山大学研究者们强调circATP8A1作为胃癌的潜在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该研究揭示了胃癌外泌体环状rna诱导肿瘤微环境内巨噬细胞极化的新机制。

2024-03-19

Nature:科学家发现人类心脏病风险的新型生物学驱动因素

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模型,即人类冠状动脉疾病风险是由内皮细胞中的特定转录通路中的因果基因的趋同性部分驱动的。

2024-02-22

研究破解抗癌明星天然药物紫杉醇的生物合成难题

研究成果解决了紫杉醇生物合成研究中的关键瓶颈问题,是植物天然药物分子生物合成领域中里程碑式的科学突破,为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手段实现紫杉醇的高效、可持续生产铺平了道路,具有极高的科学创新性与应用价值。

2024-02-04

生物食用蛋白高效创制研究获进展

在结合发酵优化后,研究实现菌丝体蛋白合成速率、碳源转化率和蛋白含量的同步提升,使获得相同蛋白质产量的情况下,工程菌株发酵所需的葡萄糖消耗量减少61%。

2024-01-22

Nature头条报道:复旦团队利用蛋白组学和人工智能算法,通过血液检测提前15年预测痴呆症

这项发表于 Nature Aging 的研究可用于开发针对痴呆症的新型血液检测方法,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在症状出现前十多年前甄别痴呆症高风险患者。

2024-02-16

npj Biofilms Microbiomes:机体微生物组的改变或与自闭症谱系障碍发生直接相关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过量的拟杆菌(尤其是在生命早期)或会对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产生一定的功能性影响。

2024-02-21

Nat Med:科学家识别出或能解释2型糖尿病风险差异的特殊基因簇和生物学通路

这些多祖先的2型糖尿病基因簇或许包含了更广泛生物学机制,并能为解释2型糖尿病风险描述的祖先相关差异提供初步的见解。

2024-03-14

Cell :合成生物学的新前沿:对抗突变占主导地位的新策略

研究者利用合成生物学的策略,构建了一个模拟干细胞(stem cells)、前体细胞(progenitors)、和分化细胞(differentiated cells)分化过程的生物电路。

2024-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