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环境控释型生物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心肌梗死(MI)是由冠状动脉闭塞缺血、缺氧所导致的不可逆的心肌损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心血管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心脏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大量死亡,同时局部上调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降解心脏细胞外基质(ECM),降低组织力学性能,导致梗死区域心室壁逐渐变薄,整体扩张,加速心功能恶化。原位恢复梗死区域的血供,减轻ECM降解成为治疗心肌梗死的潜在手段。研究表明,心肌内注射生物材料和生物活性因子(如血管
Environmental Pollution:生活在绿色环境中可以降低患代谢疾病的风险
2019年9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与居住绿化程度较低的环境中的中老年人相比,居住在绿色社区中的中老年人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较低。这是巴塞罗那全球健康研究所(ISGlobal)一项新研究的主要结论,该研究为绿色空间的健康益处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代谢综合症是一类同时发生的疾病,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异常脂肪。它是心脏病,糖尿病或中风等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迄今为止,许多研究已
医药研发政策环境40年蝶变
美国能成为全球最顶尖的制药帝国,跟其背后强大的药品监管机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 FDA)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FDA在药品研发、注册、监管、流通等领域政策法规导向的合理和先进性,对我国药品监管来说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我国药品监管上遗留了很多历史问题,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回顾每一次改革,多数以旧问题被积压,新问题又出现告终,改革并不深入和彻底。从2015年8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
PLoS Comput Biol:藻类产生的环境毒素会导致ALS的发生
2019年9月18日 讯/生物谷BIOON/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手段解释了藻类产生的环境毒素可能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相关结果发表在《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杂志上。研究人员调查了一种名为β-甲氨基-L-丙氨酸(BMAA)的环境毒素,在饮食中富含该类毒素的人群中,ALS的发生几率显著增高。(图片来源:Ww
肠道微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6年《消失的微生物》一书问世,肠道微生态研究走入大众视野,目前全球范围内针对微生物与肥胖、哮喘、过敏、糖尿病、肿瘤、精神类疾病的研究正逐步开展。一、肠道微生物概况人体是由自身细胞及共生的大量微生物细胞所共同组成的复杂共生生命体。目前研究认为人体肠道内聚集的微生物数目可达1012~1014个,是人体自身细胞数目的10倍,微生物包含的基因数目超过987万个,人类自身基因数只有2万个左
研究发现药物损伤性微环境中衰老细胞引发肿瘤耐药与免疫逃逸新机制
9月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孙宇组在Aging Cell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amphiregulin (AREG) derived from senescent stromal cells diminishes cancer resistance and averts 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PD‐L1)-mediated im
研究发现双生病毒调控植物免疫平衡实现全新生态功能
传统种群生态学认为生物群落由捕食者(predators)、猎物(Prey)和竞争者(competitors)组成。寄生性病原,在生态学研究中常常被忽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因素的改变,生态学家开始重视这些病原,特别是媒介传播的病原的生态学功能,例如寨卡病毒和木薯花叶病毒,在全球入侵危害,影响全球生态系统,个体微小的虫媒病原在宏观生态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人
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正式开园,阿斯利康携跨界力量构建全球化生命科学生态圈
2019年9月7日,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举办开园仪式,并与首批入驻企业正式签约。该园区的落成将推动国际交流,加速全球创新成果在中国的孵化和实践。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马秋林,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王越,无锡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黄钦,无锡市政府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王进健等政府相关领导出席了开园仪式,并为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揭牌。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
Sci Adv:揭示基因和环境影响机体BMI和身高的分子机制
2019年9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环境因素或会通过增加或降低遗传性基因突变的效应来影响机体的体重指数(BMI)。研究者发现这恰恰与人类身高相反,影响机体身高的遗传效应在不同环境中是非常稳定的。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相关研究或能帮助确定,对于任何特定的性
研究直观揭示水生植物根际异质性氧环境变化特征和机制
长期以来,利用水生植物控制湖泊污染并重建良好水生态环境一直是湖泊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水生植物根系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等活动会导致其在根系附近沉积物中形成不同于非根际环境的根际微生态系统,这决定了各种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和生物的有效性,被认为是湖泊污染的生态修复的核心区域。因此,开展根际微环境特征研究,对揭示界面污染过程与控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根际环境具有明显的微域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