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法兰克福大学:乳酸脱氢酶B对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代谢的调节
肿瘤微环境中的葡萄糖代谢是肿瘤生长的基本标志,对其进行干预仍然是抗肿瘤治疗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肿瘤衍生因子如microRNAs(MiRs)是否调节基质细胞,特别是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葡萄糖代谢,以劫持它们以获得营养支持,目前仍不清楚。作者的发现证实了LDHB在巨噬细胞中的重要作用,并建立了肿瘤来源的miR-375作为乳腺癌巨噬细胞代谢的一种新的调
新型农药的土壤生态安全影响研究取得进展
新型农药的应用正在快速推进,其生态安全性评价却相对滞后。以往开展农药的环境安全评价通常关注其在环境中的残留、移动、富集及其对陆地生物(一般是动物)的毒性与危害。然而,农药释放进入土壤后,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生态功能产生何种影响,却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清楚的认识,这影响了农药的生态安全性科学评价。以土壤微生物作为敏感指标,研究新型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对正确
聚焦医疗数字化创新,孵化产业新生态 赛诺菲成功举办DTx主题研讨会及初创企业展示日活动
2021年6月15日,中国上海——全球领先医药健康企业赛诺菲旗下的数字化医疗创新平台——极创联盟(Innovation Hub),成功举行“DTx赋能的未来患者数字化护理时代”研讨会,并为医疗数字化初创企业设置企业展示日(Demo Day)活动。来自医疗数字化领域的资深从业者及新生代企业代表们在活动上先后分享了他们对前沿医疗科技成果及未来趋势的思
Cell Rep:免疫检查点阻断剂或能重编程肥胖相关乳腺癌患者机体的系统性免疫蓝图和肿瘤微环境!
2021年6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目前已经能够改善一部分癌症患者的治疗结局,但其面临的一个主要限制就是大部分患者都不会产生反应,这部分归咎于患者机体出现的免疫抑制;而肥胖似乎是改善某些癌症患者机体免疫检查点疗法的关键,但其对乳腺癌的影响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题为“Im
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外泌体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来,细胞外小泡(EVs)作为细胞间通讯的主要媒介,参与了多种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它们几乎由所有类型的细胞分泌,并携带生物活性物质,如蛋白质、脂质和核酸,这些物质可以从宿主细胞传递给受体细胞,从而引发受体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变化。新近研究表明,EVS在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中起重要作用。来源于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的EV介导近端
Neoplasia:组织微环境中的分子改变或会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
2021年6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科学家们对驱动结直肠癌发生所需的基因突变了解地很多,但对肿瘤发生的组织特异性选择性微环境的描述仍然较少;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是美国第四大最常诊断的癌症类型,预计2021年将会有15万人罹患此类癌症,每年结直肠癌在美国都会引发大约5.3万人死亡,这就使得其成为了引发美国癌症患者死亡的
Cancer Discov:抗炎药物重塑肿瘤免疫环境增强免疫关卡阻断效果
近日,曼彻斯特大学研究者在Cancer Discov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nti-inflammatory drugs remodel the tumor immune environment to enhance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efficacy"的文章。确定提高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效的策略仍然是一个主要的临床需要
一种创新的NRF2纳米调节剂诱导肺癌铁死亡并诱导免疫刺激的肿瘤微环境
一种纳米药物同时靶向肿瘤微环境和癌细胞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报道。在此,作者报道了零价铁纳米颗粒(ZVI-NP)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和抗癌免疫的双重特性。这种双功能纳米药物建立了协同诱导铁链癌细胞死亡和重新编程免疫抑制微环境的有效策略,这突显了ZVI-NP作为一种先进的综合抗癌策略的潜力。图片来源:doi:10.7150/thno.57803零价铁纳米颗粒(
Plant, Cell & Environment:揭示幼苗子叶助力早熟大豆适应高纬长日环境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系统阐述了子叶的开花诱导功能及其分子基础,揭示了子叶在早熟大豆品种适应高纬度长日照环境中的独特作用。相关研究在《植物细胞和环境(Plant, Cell & Environment)》上在线发表。据韩天富研究员介绍,大豆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起源于中低纬度地区,
6小时安装+负压环境!“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在广州建成!
为进一步快速提升广州当地的核酸检测通量,6月1日晚上,四组“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在广州体育馆快速搭建,并预计在6月3日全部投入使用,届时检测日通量可达单管12万人份。“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由广州实验室和国家呼吸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金域医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