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Neglect Trop D:新发现的一系列化合有潜力治疗血吸虫病

研究人员发现一系列候选化合物高度有效地抵抗引起血吸虫病的三种主要寄生虫。这一发现为开发出新的、更有效的血吸虫病治疗方法奠定基础。

2021-09-05

Mol Cancer:一类新的tsRNA标志作为胰腺癌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

胰腺癌(P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大多数pc患者一旦诊断为晚期。寻找敏感度和特异度高的新生物标志物用于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被认为是提高PC治疗效果的最佳策略。图片来源:https://doi.org/10.1186/s12943-021-01389-5TRNA衍生的小RNA(TsRNAs)是由前体或成熟tRNA产生的新的非编码小RNA,长度为18~

2021-08-17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发现小分子天然化合靶向细胞代谢抑制骨吸收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人体组织与器官退行性研究中心管敏课题组在穿心莲内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Andrographolide prevents bone loss via targeting ERRalpha-regulated metabolic adaption of osteoclastogene

2021-08-28

SCI IMMUNOL:一种高亲和力的人类TCR样抗体检测乳糜泻谷蛋白肽-MHC复合并抑制T细胞活化

T细胞受体(TCR)样抗体已成功用于检测和量化细胞上的肽呈递,几项研究表明了不同模式的治疗潜力,包括抑制致病性T细胞和杀死抗原呈递细胞(APC)的机制,该研究发现TCR样抗体对涉及乳糜泻(CeD)的pMHC复合物具有特异性。

2021-09-01

从越南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双黄酮类化合通过触发脂质介质缓解炎症

慢性炎症是由于过度的促炎信号和未能消除炎症反应所致。脂质介质协调炎症的启动和消退。

2021-08-27

Nature Communications:仿生催化合成四环色烯缩酮类化合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灿与研究员刘等在仿生催化领域取得新进展,通过模仿四环色烯缩酮的生物合成路径,发展了金-钪双金属协同手性催化原位生成邻位亚甲基醌(o-QMs)和色烯中间体的过程,实现了四环色烯缩酮的不对称催化合成。四环色烯缩酮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结构中并具有突出的抗

2021-08-26

亿一生与中国生物制药旗下正大天晴南京顺欣制药宣布就F-627在中国的商业化达成战略合作

2021年8月30日,亿一生物(“亿一”)与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中国生物制药”)子公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南京顺欣制药有限公司(“正大天晴南京顺欣”)今日共同宣布就治疗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IN)的新型生物药F-627(艾贝格司亭α,长效G-CSF)签署中国独家战略合作协议。

2021-08-30

欧盟批准C型利钠肽类似Voxzogo(伏索利肽):可解决疾病根本病因!

Voxzogo(vosoritide,伏索利肽)可治疗疾病的根本病因,代表着一个重大医学突破。

2021-08-29

Hypertension:机体肠道微生物组或能部分解释摄入富含黄酮类化合的食物对机体血压所产生的有益效应

来自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诸如浆果、苹果、梨和葡萄酒等富含黄酮类的食物似乎对机体血压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这种关联或许部分能通过肠道微生物组的特征来解释。

2021-08-27

Nat Commun:揭示阿尔兹海默病毒性蛋白聚集形成的分子机制

2021年8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被称为Aβ低聚物的小型蛋白质聚集体被认为是诱发阿尔兹海默病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这些毒性聚集体在哪里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会形成;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Endo-lysosomal Aβ concentration and pH trigger

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