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aeontology:1.5亿年前海洋爬行动物也受"关节炎"困扰
这只凶猛上龙具有巨大的口腔,20cm长的牙齿,能够将多数的爬行动物及其它种类 恐龙撕裂成碎块,但是却不幸遭受了类似关节炎的疾病 科学家于近日首次发现,上龙的巨大关节也会饱受关节疼痛的困扰。他们在上龙下颌处发现的退化状况,类似于人类关节炎的症状。上龙是远古时期的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1.5亿年前。这标志着科学家首次在侏罗纪时期爬行动物化石上,发现类似关节炎的症状。
Science:气候变化致海洋生物迁徙得更快更远
气候变化导致大量鱼类和其它海洋生物以更快的速度迁徙到更远的海域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国际海洋科学家警告称,气候变化导致大量鱼类和其它海洋生物以更快的速度游向更远的海域,远离原来栖息的海域。
国家海洋局、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宁波大学
为加强宁波大学涉海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海洋人才培养能力,促进区域海洋经济发展。11月11日,国家海洋局、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宁波大学签约仪式在甬举行。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副局长王宏,办公厅主任、司长李海清,司长王殿昌,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奇,市人大副主任施孝国,副市长成岳冲,宁波大学党委书记程刚,校长聂秋华等出席仪式。 仪式上,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宏、副市长成岳冲上台签约。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正式揭牌
海洋经济要发展,人才不可或缺。 11月11日下午,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揭牌仪式在宁波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举行。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副局长王宏,办公厅主任、司长李海清,司长王殿昌,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奇,市人大副主任施孝国,副市长成岳冲,宁波大学党委书记程刚,校长聂秋华等出席仪式。 仪式上,刘赐贵局长,王宏副局长,刘奇市长,成岳冲副市长,程刚书记,聂秋华校长共同开启揭牌按钮。
PLoS ONE: 新海洋病毒可编码功能性miRNA
石斑鱼虹彩病毒编码的miRNA研究取得进展 中科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南海海洋研究所)秦启伟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在海洋病毒编码的miRNA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团队成员闫阳博士等首次鉴定并验证了一种新的海洋病毒——石斑鱼虹彩病毒能够编码功能性miRNA。
宁波建设海洋强市 抢占发展制高点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强国。当前,“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市”已成为沿海城市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人类学学报:华南化石猩猩牙齿研究进展
牙齿釉面横纹的分布与数目可以反映牙齿生长发育的时间和速率变化,在化石研究中能为复原个体生活史提供重要依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赵凌霞及胡荣研究了华南化石猩猩前部牙齿的釉面横纹,并分析了华南化石猩猩牙冠的形成时间,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人类学学报》(31卷第4期)上。 牙齿的釉面横纹分布可以反映个体牙齿生长发育的时间和速率变化,并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新疆北部泥盆纪植物莱氏蕨化石研究获进展
近期,《国际植物学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徐洪河副研究员等人对新疆北部泥盆纪植物莱氏蕨化石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了陆生植物最早在泥盆纪早期就具有攀援习性的可能性。 莱氏蕨(Leclercqia)是一种研究历史悠久,研究程度深入,也广为学者所熟知的植物之一。
Nature:中国发现最古老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
英国《自然》杂志8月25日发表中美科学家的研究文章,介绍了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古老的“曾祖母”——中华侏罗兽。 中华侏罗兽化石2009年发现于中国辽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地质年代距今1.6亿年,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真兽类(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化石记录。此前这一纪录为中国辽宁省凌源市发现的攀援始祖兽保持,其地质年代距今约1.25亿年。
PNAS:海洋细菌用光引诱浮游动物和鱼
现在,在一篇最近发表在PNAS上的文章中,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研究人员已经揭示了海洋细菌为什么发光的神秘面纱。它与"壮丽生存"有关。 这篇文章以埃拉特大学海洋科学研究所毕业生Margarita Zarubin在Amatzia Genin教授指导下开展的研究为基础,并与希伯来大学 西尔伯曼生命科学研究所的Shimshon Belkin教授及其学生Michael Ionescu合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