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ngew Chem Int Ed:一种来自海洋的潜力化合物可有效抵御炭疽及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海洋新化合物Anthracimycin的发现者Lauren Paul和William Fenical. (Credit: Image courtesy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San Diego) 2013年7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ngewandte Chemie上的研究报告中...

2013-07-18

新疆发现一种新型肉食恐龙化石 距今1.61亿年

中美研究人员5月3日在《古生物分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中国新疆发现一种尚处于婴儿期的恐龙的化石,研究表明这种恐龙生活在1.61亿年前的晚侏罗纪,是一种此前从未见过的新型肉食恐龙。 研究人员已经将这种恐龙命名为敖闰,也就是《西游记》中的西海龙王。

2013-05-07

PLoS ONE:落基山发现史前奇特“郁金香”化石

近日,加拿大古生物学家发现一种奇怪的生物,正确地说是一种动物,它却长得像植物。但是目前还没有发现哪个现代生物与之类似,而这种奇怪的生物可能在史前时期吸引了大多数扑食性生物的眼球。该生物存在于五亿年前的浅水海底,科学家将这种生物描述为具有低矮且密集的特征,当这些生物随海波漂动时,就如同潜藏在浅海的郁金香,具有极强的外观“欺骗”性。

2012-11-18

浙江20亿元专项基金发展海洋经济产业

记者在1月12日浙江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获悉,浙江省将设立10亿元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和10亿元海洋产业基金。 浙江省“三大国家战略”全面启动。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制定实施试点方案和政策意见,设立10亿元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和10亿元海洋产业基金,编制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重要海岛开发利用与保护等规划,举办首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推介会...

2012-11-19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正式揭牌

海洋经济要发展,人才不可或缺。 11月11日下午,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揭牌仪式在宁波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举行。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副局长王宏,办公厅主任、司长李海清,司长王殿昌,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奇,市人大副主任施孝国,副市长成岳冲,宁波大学党委书记程刚,校长聂秋华等出席仪式。 仪式上,刘赐贵局长,王宏副局长,刘奇市长,成岳冲副市长,程刚书记,聂秋华校长共同开启揭牌按钮。

2012-11-19

Nature:黄迪颖等发现迄今最古老“巨型”跳蚤化石

中侏罗世跳蚤雌性及雄性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家在古昆虫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中国中生代多样化的过渡期巨型跳蚤”。 蚤目是昆虫纲中一类外形高度特化的昆虫,成虫无翅,体小而侧扁,通常体长1-3毫米。跳蚤是外寄生昆虫,吸食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和鸟类的血液。跳蚤目前已经报道了约2500种或亚种。

2012-11-18

Nature:来自白垩纪海洋的完好海水

在Chesapeake Bay碰撞坑所做的深度钻探,发现了具有同位素和化学组成特征的地下水

2013-11-14

人类学学报:华南化石猩猩牙齿研究进展

牙齿釉面横纹的分布与数目可以反映牙齿生长发育的时间和速率变化,在化石研究中能为复原个体生活史提供重要依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赵凌霞及胡荣研究了华南化石猩猩前部牙齿的釉面横纹,并分析了华南化石猩猩牙冠的形成时间,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人类学学报》(31卷第4期)上。 牙齿的釉面横纹分布可以反映个体牙齿生长发育的时间和速率变化,并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2013-01-02

PNAS:东亚最早古人类暴力行为的化石证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秀杰与南非及美国学者合作对距今13万年的广东马坝人头骨化石表面痕迹进行研究发现,造成损伤的原因很可能是人类之间的暴力行为。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东亚地区最早的人类之间暴力行为以及受伤后长时间存活的化石证据,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 据介绍,1958年发现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狮子山的人类头骨化石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中更新世晚期人类。

2012-11-18

PLOS ONE :海洋哺乳动物中首次发现甲流病毒

美国研究人员5月15日说,他们在海象身上发现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这还是首次发现。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当天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上报告说,2009年至2011年间,他们采集了生活在美国海岸的10种不同海洋哺乳动物的鼻拭子标本。 经检测,研究人员在两头海象身上发现了甲流病毒,另在28头海象身上发现甲流病毒抗体,这说明或许有更多的海象接触到甲流病毒。

201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