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在中国海洋大学揭牌
10月27日,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中国海洋大学举行。该实验室于2008年由山东省科技厅批准筹建,主要面向我国海洋工程与技术的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学科前沿,围绕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是服务于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立足山东,面向国家,胜任高水平科研任务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海洋工程与技术综合性开放实验平台。
Science:气候变化致海洋生物迁徙得更快更远
气候变化导致大量鱼类和其它海洋生物以更快的速度迁徙到更远的海域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国际海洋科学家警告称,气候变化导致大量鱼类和其它海洋生物以更快的速度游向更远的海域,远离原来栖息的海域。
国家海洋局、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宁波大学
为加强宁波大学涉海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海洋人才培养能力,促进区域海洋经济发展。11月11日,国家海洋局、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宁波大学签约仪式在甬举行。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副局长王宏,办公厅主任、司长李海清,司长王殿昌,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奇,市人大副主任施孝国,副市长成岳冲,宁波大学党委书记程刚,校长聂秋华等出席仪式。 仪式上,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宏、副市长成岳冲上台签约。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正式揭牌
海洋经济要发展,人才不可或缺。 11月11日下午,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揭牌仪式在宁波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举行。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副局长王宏,办公厅主任、司长李海清,司长王殿昌,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奇,市人大副主任施孝国,副市长成岳冲,宁波大学党委书记程刚,校长聂秋华等出席仪式。 仪式上,刘赐贵局长,王宏副局长,刘奇市长,成岳冲副市长,程刚书记,聂秋华校长共同开启揭牌按钮。
PLoS ONE:来自海洋细菌的特殊化合物或可有效抵御耐药细菌的感染
近日,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就对海洋细菌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希望开发出治疗耐药性感染的新型疗法,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ONE上。
单位和个人收藏的古生物化石须在2013年前申报登记
近年来,我国古生物化石非法出境、违法交易现象屡禁不止,保护工作受到诸多因素的挑战。为此,我国将加强登记建档这一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收藏单位和个人都须将目前收藏的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在2013年年底前,到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登记建档,领取统一印制的“收藏证”。
Palaeontology:1.5亿年前海洋爬行动物也受"关节炎"困扰
这只凶猛上龙具有巨大的口腔,20cm长的牙齿,能够将多数的爬行动物及其它种类 恐龙撕裂成碎块,但是却不幸遭受了类似关节炎的疾病 科学家于近日首次发现,上龙的巨大关节也会饱受关节疼痛的困扰。他们在上龙下颌处发现的退化状况,类似于人类关节炎的症状。上龙是远古时期的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1.5亿年前。这标志着科学家首次在侏罗纪时期爬行动物化石上,发现类似关节炎的症状。
PLoS ONE: 新海洋病毒可编码功能性miRNA
石斑鱼虹彩病毒编码的miRNA研究取得进展 中科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南海海洋研究所)秦启伟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在海洋病毒编码的miRNA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团队成员闫阳博士等首次鉴定并验证了一种新的海洋病毒——石斑鱼虹彩病毒能够编码功能性miRNA。
Nature:中国发现一种保存很好的早期灵长类动物化石
我们关于灵长类演化最早阶段的知识受限于化石记录中所存在的空白。来自中国“始新世”早期(距今5500万年前)的一种很小的、非常古老的灵长类动物的一个近乎完整的、基本上还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的骨架的发现,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些线索。这一新发现的灵长类动物似乎是眼镜猴的最早已知近亲,说明类人猿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分化的时间非常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