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用细菌,实现肿瘤DNA非侵入检测

体外DNA分析有助于检测和管理重要的人类疾病,包括癌症和感染。然而,体外传感需要潜在的侵入性样品去除,许多DNA诊断不能达到临床相关的序列分辨率,更先进的技术仍然过于昂贵,无法在所有环境中常规使用。

2023-08-17

丹麦近200万人数据显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与60岁之后全因痴呆发病增加最多36%有关

总的来说,这项基于全人群队列的研究从确诊年龄,药物起始时间等多角度全面解释了PPIs的使用与全因痴呆发生率之间的关系,鉴于PPIs存在滥用的情况,其与痴呆症之间的关联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2023-10-19

学习啦《RNAscope™助力实现空间多组学多靶标原位检测

生物谷&梅斯医学联合Bio-Techne旗下子品牌ACD携手于2023年9月5号下午14:00-15:30举办“RNAscopeTM助力实现空间多组学多靶标原位检测”主题空中讲坛

2023-08-29

Nat Aging:新型血液检测手段或能对阿尔兹海默病进行更高精确性的筛查

来自哥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名为p-tau217的新型血液检测技术,其或有望作为诊断阿尔兹海默病的生物标志物,当在两步工作流中进行使用时,其就能非常准确地或排除大脑的淀粉样变性。

2023-09-13

研究人员开发出基于单分子测序平台的scNanoHi-C技术,可精准检测单细胞高阶染色质互作

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受到基因组中顺式作用元件的复杂调控。哺乳动物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例如: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绝缘子等等,其数量远远超过蛋白编码基因。

2023-09-18

科学家提出新型纳米通道检测系统,能精准获取疾病的动态信息

目前,其已证明:双信号的整合可以增强纳米通道的能力,从而能让纳米通道根据半胱氨酸基团的暴露程度,来区分蛋白质的折叠状态,进而可以促进基于蛋白质构象的疾病诊断的发展。

2023-08-28

浙大、哈佛学者研究,50岁以下人群癌症发病激增79%

作者指出,20世纪以来,随着饮食、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变化,导致肥胖率、缺乏运动、高脂饮食和环境污染的增加,可能影响了早发癌症的发病率。

2023-09-07

Science:利用经过基因改造的巴氏不动杆菌在体内检测肿瘤DNA

一种名为巴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ylyi)的细菌通常是非致病性的,而且天生就能通过水平基因转移摄取周围环境中的DNA。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澳大利亚南澳

2023-08-15

Cell子刊:瘦子并非运动更多,他们只是不容易饿且代谢

该研究第一作者、现为北京工商大学讲师的胡素梅博士表示,虽然这些健康的瘦子的活动量少,但他们的心脏健康指标都非常好。这表明,就身体健康而言,低体脂率可能比运动锻炼更重要。

2023-08-28

可视化检测农药残留方面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蒋长龙团队在氨基甲酸酯农药和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设计制备了两种高效的比率荧光纳米探针,并结合智能手机的颜色识别器,实现对食品

202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