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自然·医学》:应答=长生存,4年DFS超60%!免疫+化疗新辅助治疗用于胃/胃食管交界部癌再传捷报

在免疫治疗狂飙突进的这个时代里,一颗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进程,好像都开了16倍速,比如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新辅助治疗

2024-01-11

存活高达71%!新方案挽救心脏病致命并发症患者的生命

O'Neill博士将继续主持下一阶段NCSI的研究,该研究名为Recover IV Trial。

2023-12-20

张安琪首次实现电子器件在大脑中细胞类型选择性靶向和检测

该研究开发了下一代基因靶向化学组装(GTCA)方法,通过高度定位表达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靶向原代神经元的质膜,具有最小程度的细胞内保留。

2023-12-04

Mol Cancer:cfDNA甲基化检测可用于肝细胞癌(HCC)液体活检

为了对抗肝细胞癌(HCC)发病率的上升,需要改进检测方法。在目前的监测技术中,超声常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联合使用。

2023-11-23

微流控-磁学检测肿瘤外泌体研究取得进展

肿瘤衍生循环外体(TDES)正被作为信息性和非侵入性的生物标记物进行研究。然而,对TDS的定量检测仍然具有挑战性。

2023-11-14

Nature:利用新开发的Slide-tags技术在单细胞分辨上构建组织内细胞遗传活动的空间模式图谱

当科学家们想要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心脏或大脑等器官内的单个细胞时,他们通常会将组织打碎来分析细胞。这提供了有关基因活性的丰富细节,但无法保留细胞在组织中的位置信息。

2023-12-26

100%发现,人类胎盘发现肉眼可见的微塑料,每人每周摄入的微塑料相当于一张“银行卡”

生活中塑料制品无处不在,我们体内微塑料越来越多,我们只能通过减少使用它们,避免微塑料带来的伤害。

2023-12-26

纸基芯片检测环境微囊藻毒素研究获进展

该团队利用电荷转移效应和分子印迹技术开发了一种通用的间接荧光传感策略,用于高灵敏、高选择性、快速检测微囊藻毒素。该策略以微囊藻毒素作为模型分析物设计间接荧光传感机制,以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薄膜包

2023-11-04

浙大团队首次系统回顾中国结直肠癌发病、死亡趋势!

结直肠癌(CR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和第5位,疾病负担沉重。

2023-10-25

研究人员开发全基因组检测逆转录转座子的新方法

逆转录转座子(Retrotransposons)在大多数物种中都普遍存在,能够通过“复制-粘贴”机制进行大量扩增,在人类基因组中占比超过35%。逆转录转座子可以为创造新的功能基

202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