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营养健康所李于团队发现调控星状细胞激活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新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转录因子CREBZF通过负调控miR-6964-3p,增加OPN蛋白表达与分泌,进而加重肝纤维化与NASH的分子机制。CREBZF可能是调节肝星状细胞激活与肝纤维化的关键检查点
Nature子刊:李毓龙团队开发新型催产素荧光探针,揭秘神经肽的时空动态调控
在这项工作中作者开发了新型遗传编码的催产素荧光探针,实现了体外和在体情况下对胞外催产素的高时空分辨率的记录,并报道了催产素在神经元轴突末梢和胞体树突两种释放模式的分子机制异同点
协和医学院李晋磊等人发现,中年时期体重先上升再下降,痴呆症风险大增
经过进一步探索,研究团队发现其中一个亚组,其BMI指数最初(50岁前)呈上升趋势,随后(50岁后)呈下降趋势,似乎是BMI指数下降与痴呆症关联的核心,相比,这种情况下,痴呆症风险最高。
ACS Nano:张志文/李亚平/张翱合作开发智能仿生递药系统,改善肿瘤免疫治疗
该研究设计合成了酸敏感两亲性聚合物(PEG-PDPA)以及酶敏感吉西他滨前药(C14-Gem)并制备成胶束;通过巨噬细胞膜的覆盖制备成MNGs。
Nature子刊:邬堂春/李立明团队揭示使用清洁能源做饭可显著降低死亡风险
中介分析显示,使用清洁燃料烹饪与死亡的负相关关联性分别有50.1%-66.0%与1.3%-1.5%由家务体力活动和膳食营养所介导。
《自然》子刊:冷泉港实验室李波教授团队找到了「管不住嘴」的神经通路
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人员为杏仁核IPAC-Nts神经元驱动享乐型进食提供了新的认识,揭示了IPAC-Nts神经元接受感官刺激信号并投射至LHA,进而引起摄食行为这一神经环路。这项研究为过度摄食的调控机理
勃林格殷格翰荣膺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数字化转型先锋企业”
研发驱动的全球领先生物制药企业勃林格殷格翰凭借卓越的数字化战略布局与技术革新实践,荣膺“数字化转型先锋企业”称号,成为首批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先锋。
Nature子刊:李波团队发现驱动垃圾食品饮食的神经元,或带来更好的减肥方式
李波教授大脑杏仁核中发现了一组神经元会驱动小鼠进食,即使在它们不饿的情况下。当小鼠吃高脂肪和含糖的食物时,这些神经元会被激活,并引发一种所谓的“享乐性饮食”的行为,也就是为了快乐而不是为了生存而进食。
苏州大学李杨欣团队揭示circHIPK3通过作为支架募集泛素连接酶降解HuR来预防心脏衰老
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衰老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一个主要过程,但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原因之一是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