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ell:新型抗癌药物或能让免疫疗法变得更加有效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EZH2的抑制除了能促使淋巴瘤B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外,还能通过直接对CAR-T细胞发挥作用从而增强CAR-T细胞的疗效。
2024-12-15
研究提出药物缓控释放“3D通道迷宫”新机制
与传统缓释给药系统的扩散机制不同,“3D通道迷宫”模型强调药片内部孔隙网络的门控作用。“3D通道迷宫”机制为剖析茶碱微丸缓释片的缓控释放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2024-12-28
礼来投资45亿美元新建药物开发与生产中心
Medicine Foundry将使礼来能够进一步开发创新解决方案,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临床试验药品的生产能力,同时降低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2024-10-06
破解磷酸酶“不可成药”难题:张灏团队建立抗体导向RNA激活递送系统,逆系转赫赛汀耐药
研究显示,RNA激活术能够成功激活PTPRO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包括HER2、HER3、SRC等在内的多个耐药基因,从而逆转赫赛汀的耐药性。
2024-08-21
Cell Stem Cell:肉瘤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图谱
作者通过患者源性肿瘤类器官,在24种肉瘤类型中检测和探讨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模式,并发现患者的亚型特异性反应,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相关,强调了类器官在精准医学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2024-11-01
Cell:开发出一种新型纳米抗体平台,用于解决诸如新冠病毒之类的病毒通过快速变异逃避现有疫苗和疗法的能力
AMETA具有模块化结构,还能快速、经济地生产新的纳米抗体构造体,是应对未来流行病的理想选择。
2024-10-26
罗氏突破性小分子药物组合获FDA批准
2024-10-18
Front Cell Dev Biol:小肠类器官模型的分化状态或会影响对机体药物诱导毒性的预测,为改进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估提供了新视角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已经证明,用于进行肠道毒性测试的类器官的分化状态会对最终得出的结论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模型和解释预测毒性的安全阈值时应该予以考虑。
2025-02-27
研究揭示胆固醇在外泌体递释RNA药物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外泌体膜中胆固醇含量的增加增强了其与靶细胞膜的相互作用,促使外泌体通过膜融合而非内吞途径进入细胞,降低了溶酶体降解的限制。
2024-10-03
Mol Cancer:标准治疗药物联合抗microrna -155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本研究为抗mir -155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了强有力的定量依据,药物联合研究的发现强调了联合的潜在协同作用,但也指出了潜在的拮抗作用。
202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