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Biotechnol:基于CRISPR技术开发的工程化噬菌体或有望选择性地杀灭机体的大肠杆菌
来自丹麦科技大学生物可持续发展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设计出了一种基于CRISPR的候选药物,其能直接靶向作用大肠杆菌且能保持患者机体微生物组的完整性,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这种候选药物的开发过程
用CRISPR解决奶牛打嗝,缓解全球变暖,诺奖团队获7000万美元资助
这项高达7000万美元的资助为期七年,研究团队希望在第四年或第五年在奶牛上进行测试。然后,在第六年或第七年进行人体实验,把该方法用于预防或治疗人类疾病,因为人类的肠道菌群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神经科学最高奖-欧洲脑奖揭晓,三位学者共享130万欧元奖金
灵北基金会于1954年创立,格雷特·伦德贝克(Grete Lundbeck)是创始人,她是一位富有远见的女商人,也是创始人汉斯·伦德贝克的遗孀。
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启动提名
3月7日,北京市科技委网站发布启动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通知。通知显示,本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重点奖励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成果,加强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
AlphaFold开发者再获大奖,“诺奖风向标”盖尔德纳奖首次颁给非生物医学领域
2016年,分子生物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张锋因对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贡献获得盖尔德纳奖。
《科学·进展》:预判癌症转移灶的技术诞生了!武大团队发明有机室温磷光纳米颗粒,可在转移瘤形成前识别微环境变化
有机磷光纳米颗粒真的相当强力。在肿瘤植入后第3天,肺部仅存在微环境变化时,它就能够及时指示,这要远远先进于在次生肿瘤阶段才能检测到的其他成像手段。
全球首创的癌症免疫疗法,新晋诺奖团队发布首个化学改造抗体临床数据
Palleon 公司由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生物正交化学开创者 Carolyn Bertozzi 教授创立,Palleon 公司的EAGLE(酶-抗体聚糖配体编辑)平台正是基于 Carolyn
Nature子刊:先导编辑有望安全有效地治疗镰状细胞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和布罗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表明作为一种精确的基因组编辑方法,先导编辑可以将SCD患者细胞中突变的血红蛋白基因改回到它们的正常形式。
第六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揭晓
第六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颁奖典礼暨高峰论坛4月2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揭晓了第六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获奖者名单,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