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发明一种畜禽粪污微生物除臭菌剂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一种畜禽粪污微生物除臭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近日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190607.1)。 恶臭污染是世界公认的七大环境公害之一,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畜牧业得到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但由畜禽粪便引起的恶臭污染已成为恶臭污染的最主要贡献之一。
成都生物所发明一种丝氨酸的制备方法
近日,成都生物研究所“一种丝氨酸的制备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 丝氨酸属于非必须氨基酸,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在医药、食品、化妆品中均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制备方法主要有蛋白质水解提取法、发酵法、酶法、化学合成法等等,这些方法存在成本高、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提取率低、工业化困难等问题。
成都生物所一项技术入选《地震灾后应急实用技术手册》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科技部通过科技部网站对外公布了《地震灾后应急实用技术手册》,成都生物研究所“受损山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综合技术”入选科技部《地震灾后应急实用技术手册》。 该技术从规划的角度注意生态恢复与经济林建设相结合,尽可能建设成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生态经济林。主要适用于灾后的恢复重建工程,并大幅度地提升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成都生物所部署“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4月25日下午,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赵新全在部署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指出,研究所相关部门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特点与优势,做好抗震救灾的阶段性任务。 党委副书记、副所长叶彦表示,要全面摸清震区生态破坏情况,发挥好研究所在震区恢复重建工作中的科技支撑作用。 震区科考负责人、副所长刘庆就现阶段情况进行了说明并部署了考察工作。
成都山地所科技救灾专家组初步查明芦山地震次生山地灾害主要类型和特征
4月22日,由科技救灾技术总指挥、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崔鹏研究员带队,游勇研究员、陈晓清研究员等为骨干的科技救灾专家,克服余震、滚石和交通堵塞等不利条件,深入芦山地震震中地区,开展次生山地灾害应急考察。 考察组途径芦阳镇、龙门乡并徒步前往宝盛乡等地震极震区,沿途对地震诱发山地灾害进行考察,开展灾害数据编目、实地测量灾害基本参数,并评估灾害对抗震救灾的影响。
成都市科技局和华西医院共设研发资金促进成果转化
5月22日上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下简称华西医院)与成都市科技局共同设立转化医学研发资金签约仪式在天府生命科技园举行。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羽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市科技顾问团顾问、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与市科技局局长唐华分别代表双方签字。
7家企业项目顺利入驻西藏(成都)科技孵化器
2013年4月15日,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新申请入驻西藏(成都)科技孵化器的8个项目进行了评审,有7个项目顺利通过评审,入孵西藏(成都)科技孵化器。 入孵项目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特色畜禽养殖技术等多个领域,并具有较强的自主开发能力和产业化开发前景。 该批项目的入孵为西藏(成都)科技孵化器注入了新鲜“血液”,扩充了孵化领域,壮大了孵化企业队伍。
西藏(成都)科技孵化器7家企业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2013年4月15日,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西藏(成都)科技孵化器内的7家企业孵化项目进行了毕业评审验收。7家企业顺利通过评审验收。 该批项目分别于2009至2011年9月入驻孵化器,在孵期间借助西藏(成都)科技孵化器平台,充分利用成都的科研人才、信息资源、实验条件等方面的优越条件,圆满完成了入孵项目合同(任务)书所确立的目标任务...
PLoS ONE:成都生物所发现棘腹蛙罕见染色体易位多态现象
一般而言,易位的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形成异常的“四价体”配对,存在三种分离方式,可形成6种配子,由此在后代中出现多种核型个体。而其中不平衡配子由于遗传上的缺失和重复引起不育或育性极低,导致后代种群繁殖力降低,因而易位多态在自然群体中极难形成,在脊椎动物中更是罕见。两栖类自然种群中,因易位在种群中引起的核型多态现象未见报道。迄今,对于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中易位所引起的细胞学及遗传学效应知之甚少。
成都12亿元打造40万亩种业基地
记者日前获悉,国家农业科技城良种创制中心预计投资12亿元在四川彭州市兴建西南分中心及产业转化基地,该项目建成后主要用于种苗培育、基因筛选试验、生物技术试验圃、生物技术释放基地、作物原种研究基地等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和作物新品种培育。 按照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了“产业倍增”的目标,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高端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