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心外膜脂肪-交感相互作用诱发心律失常的新机制
该研究通过建立共培养模型模拟心脏组织微环境,深入探讨心外膜脂肪相关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脂肪因子leptin激活交感神经,促使其分泌更高水平的NPY。
Developmental Cell:研究揭示不同的心外膜基因调控程序驱动斑马鱼心脏的发育和再生
近段时间,来自英国牛津大学拉德克利夫医学系的Michael Weinberger教授及团队发现心外膜发育和再生过程中调控蓝图的差异,强调了心脏再生不仅仅是重新激活发育程序。
Nature:新研究有望发现穿透铜绿假单胞菌外膜的药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和瑞士罗氏公司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找到了一种让抗菌药物穿透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几乎坚不可摧的外膜的方法。通过用数百种化合
JCB:新研究揭示线粒体外膜蛋白Mid51/Fis1 调节线粒体和溶酶体之间交谈的新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费恩柏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线粒体外膜蛋白调节线粒体和溶酶体之间的交谈。这一发现对细胞器网络在细胞稳态和神经系统疾病产生中的作用有影响。
揭示MTCH2是线粒体外膜蛋白插入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揭示一种与许多细胞过程、甚至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有关的蛋白---MTCH2---充当各种蛋白进入线粒体外膜的门户,它是线粒体外膜蛋白插入酶。
研究发现线粒体外膜蛋白FUNDC2介导阿霉素引起的铁死亡和心肌损伤的机制
阿霉素(Doxorubicin)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对多种肿瘤均有治疗作用。然而,阿霉素能引起扩张型心肌病伴心肌细胞死亡增强,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
Nature子刊:新研究揭示胎儿心外膜细胞具有心脏再生能力
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具有再生能力的心脏细胞。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报道了利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产生这样的一种细胞类型---心外膜细胞。
Science:揭示线粒体脱落线粒体外膜应对感染引起的应激机制
在确定弓形虫感染是一种诱发线粒体外膜重塑和SPOT脱落的自然应激后,这些作者接下来剖析了这些结构是如何形成的。他们发现,分泌的效应蛋白TgMAF1将宿主细胞的线粒体外膜与寄生虫空泡膜捆绑在一起,这是SPOT形成所必需的。TgMAF1导致了感染期间线粒体蛋白数量的减少。
与哺乳动物肠道病毒的相互作用改变共生菌的外膜囊泡的产生和含量
肠道共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破坏共生菌群与疾病的发展和持久性有关。肠道病毒利用共生菌加强病毒感染的广泛能力进一步证明了这些微生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