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锋团队胜诉,被认定为发明了CRISPR真核基因编辑
在围绕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纠纷中,美国专利商标局做出了有利于张锋所在的博德研究所团队的裁决。美国专利商标局已经确定博德研究所团队是第一个发明CRISPR-Cas9来编辑人类细胞并用于制造药物的团队,而不是诺奖得主 Jennifer Doudna 和 Emmanuelle Charpentier 所属的CVC团队。这一裁定指出
复旦邵志敏团队绘制迄今最大三阴性乳腺癌代谢组图谱
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大约占全部乳腺癌的15%。与激素受体阳性或HER2阳性乳腺癌相比,TNBC不仅恶性程度高、复发转移风险大,还缺少像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治疗这些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1]。因此亟需寻找TNBC中潜在有效的治疗靶点。2019年,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复旦大学张天宇/马竞通过单细胞测序揭示先天性小耳畸形潜在发病机制
先天性小耳畸形(Microtia),也被称为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颅面先天缺陷,表现为重度耳廓发育不全、有外耳道闭锁或狭窄、中耳畸形,对儿童的身体和心里产生不良影响。然而,现有的治疗手段(全耳廓再造和听功能重建手术)有不良后果,而且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知之甚少。近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张天宇、马竞等在 Clin
Cell Reports :哈佛大学张毅团队发现导致克隆动物胎盘异常增大的关键基因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张毅教授团队在 Cell Reports 期刊发表了题为:Loss of Slc38a4 imprinting is a major cause of mouse placenta hyperplasia in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red embryos at late gest
Nature子刊:田志刚院士揭示m6A甲基化促进NK细胞的抗肿瘤能力
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s)在肿瘤监测中非常重要。与适应性淋巴细胞不同,NK细胞的激活是由种系编码的刺激性和抑制受体信号的整合决定的,激活后,NK细胞通过释放含有穿孔素和颗粒酶的裂解颗粒靶向并杀死恶性细胞,并分泌具有强效抗肿瘤活性的细胞因子。同时,NK细胞还可以通过死亡配体介导细胞毒性,
王志珍/王磊课题组揭示血小板表面Ero1a/PDI电子传递系统调控血小板聚集的分子机制
血小板是数量第二多的血液成分,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感受血管的损伤,在伤口处粘附并聚集,封堵伤口并阻止血液的流失。但是,血小板的过量和异常活化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是人口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阐明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
院士张伯礼称中药对治疗奥密克戎有效:转阴时间比较快、转重的比较少
1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出席天津疫情防控发布会时表示,中药治疗对奥密克戎有效,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张伯礼说,基于前期治疗经验,中药对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改善明显,转阴时间比较快,复阳的比较少,转重的比较少。在以往的中医治疗体现出来的好处,这次依然体现了出来,而且更加突出。据央视新闻报道称,在天津市疫情防控第165场新闻发布会上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开出首张医保处方
2022年1月1日,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版)》正式实施。由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两款世界级生物新药泰它西普(泰爱®)、维迪西妥单抗(爱地希®),迎来了首单“医保处方”。据悉,这两单“医保处方”分别于1月1日、1月4日由烟台毓璜顶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汤艳春、湖北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科主任徐慧婷开出。
中国首张单片双药HIV治疗药物多伟托®医保处方落地,引领“简化治疗”新趋势!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攻击CD4+T淋巴细胞,导致患者免疫系统遭到破坏,从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